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时间:2022-03-17 15:41来源:cca 中国民用航空杂志 作者: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图3 《完善航空安全管理体系工作方案》总创新响应矩阵

  (二)创新需求程度分析
  创新需求程度指行业发展对具体改革创新事项需求的迫切程度、紧要程度的反映。航空安全管理工作的创新需求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第一,来自行业政府的内生改革动力,通过对改革任务阶段性目标及改革措施分析,以及对地区管理局和监管局的问卷调研统计获得;第二,来自相关市场主体与运行主体的改革创新诉求,通过设计专项问题进行问卷调研,并对回收的140余份有效调研问卷需求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得到。
  对创新需求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显示(见图3),行业发展对“安全监管方式”“安全隐患排查风险管理机制”“安全综合考核机制”“监管机构设置”“安全监管数据整合利用”“从业人员资质能力”“航空安保管理”“事件调查能力”等8个方面的创新需求程度均处于高度需求区间,表明全行业对8方面安全管理的改革需求意愿强烈。
  (三)创新响应度分析
  从创新响应度的评估结果看(见图3的纵轴),“从业人员资质能力”“航空安保管理”“安全监管方式”“安全综合考核机制”“安全隐患排查风险管理机制”等5类改革任务对创新需求高度响应,较好的覆盖、回应了行业安全发展在关键人员能力建设、一线人员心理健康管理、SMS绩效审核、差异化监管、安全主体责任落实、隐患排查与风险防控等方面提出的改革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上述5类改革任务的创新响应程度处于高度响应区间,但也存在需要继续加大创新的方面。具体看,“从业人员资质能力”改革任务需要加大对“规范内部安全管理人员的人机比标准”“航卫SMS建设标准”“明确对体检机构和体检医师违规的处罚依据标准、规则”等需求的响应程度。“航空安保管理”改革任务需加强对“境外航线安保评估结论互认、共享机制”等需求的覆盖。“安全监管方式”改革任务需要加强对“合格证管理模式”方面创新需求的响应。“安全隐患排查风险管理机制”改革任务需要在“建立中小航司、中小机场、通航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防控等方面的技术共享、技术交流机制”等方面加强改革创新力度。
  “安全监管数据整合利用”“监管机构设置”“事件调查能力”等3类改革任务对创新需求的响应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导致其创新响应度处于中度响应区间。“监管机构设置”改革任务需要对无人机飞行运行等领域监管机构设置方面的创新需求提高响应。“安全监管数据整合利用”改革任务需要响应“明确非现场监管操作流程、明确远程监察的细化要求,明确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监督检查标准”等方面的改革需求。“事件调查能力”改革任务需要对“调查员能力提升”“调查工程分析能力建设”“完善事件调查法规标准体系”“提升通航调查能力”等方面的创新需求提高响应。
  三、工作效果的创新实现度
  (一)改革任务创新实现度
  将改革任务的落实情况与改革目标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各项任务取得的成果,综合问卷反馈情况,对改革任务的创新实现程度进行判断,得到各项改革任务的创新实现度。从评估结果看(见图4),航空安全管理体系工作方案的总体创新实现度为中高度实现。其中,“安全综合考核机制”“安全监管方式”“航空安保管理”的创新实现度为“高度实现”,其他方面均为“中度实现”。



图4 航空安全管理体系改革任务的创新实现度

  从各类改革任务的具体评估结果看,“航空安保管理”“安全监管方式”“安全综合考核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措施主要围绕“规章规范建立健全”“政策措施制定完善”等制度创新展开,各项规章制度及政策文件按计划得以推进、落实,使得这三个方面的创新实现度较高。
  “监管机构设置”的改革任务中地区管理局机构调整方案虽然完成,但是机构调整的改革成效尚需时日进行验证。“安全监管数据整合利用”的改革任务中,与运输“五合一”信息平台、SES二期建设相关的内容完成了可研方案编制、可研报告获批等,改革措施尚未进入应用阶段。“事件调查能力”的改革任务中,已组织指导完成典型重大事件的调查主体工作,但调查经验的积累以及调查实战水平的提高等方面的改革成效还需进一步确认。“安全隐患排查风险管理机制”和“从业人员资质能力”的改革任务中,受疫情影响,部分项目推迟建设、部分规章完成了初稿,具体改革成效暂时不能显现。由于以上原因,以上5个方面的改革任务创新实现度处于中等程度。相信随着任务的加快推进,创新实现度将得到较大幅度提升。
  (二)改革任务实施效果
  安全管理规章、规范、标准等制度持续建立健全,制度试点稳步推进。2021年该方案围绕SMS审核、监管责任追究、法定自查、机场安全运行、安全生产考核、通用航空诚信经营评价、从业人员资质能力以及作风建设、疫情防控技术指南、航空安保、事件调查等方面,完成了34项制度建设,占2021年制度建设的20%,制度创新成果丰硕。同时,稳步推进航空公司差异化安全监管、“双盯”监管理论验证、法定自查评价等三个方面的制度试点建设,进一步深入探索航空安全治理能力的提升路径。
  管理创新赋能安全管理效率提升,促进行业安全发展。方案推进改进了对生产运行单位进行安全监管以及隐患排查风险管控的业务流程,通过推进监管责任追究、提升监管事项释法理解、完善委任代表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了安全监管职责。与工信部就民用航空器适航联合推进委员会形成初步方案,承担国产民机运行全面融合改革专项工作方案中相应改革任务,指导中国商飞初步建立了航空器设计制造单位调查能力体系,从安全管理多角度促进航空运输与航空制造业协调融合发展。
  科技创新助力安全管理行政效率提高,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协同作用逐渐发挥。2021年该方案将“科技创新”作为推进各项改革的一项重要手段,重点在两方面成效突出:一是从推进SMS审核管理平台、民航安全信息系统建设、数据融合分析等各类信息技术应用和平台建设入手,提升安全管理行政办公效率和政务服务能力。二是将航空安保新技术应用到机场安检领域,在全国40家千万级大型机场推广了“易安检”模式,完成针对民航旅客手提行李CT安检设备的多轮性能指标测试及现场试用,着力提升了安检服务体验的同时,也推动了航空安保管理领域相关制度建设和管理创新。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2021年“完善航空安全管理体系工作方案”评估报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