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可持续发展目标及规划
1st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1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发布,明确提出“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锚定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等要求。中国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是全国重要的发展性指导纲要文件,指明了国家未来5年的发展方向和总体规划,其中也包含了关于航空业绿色发展的框架性意见:
(一)、第8章“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中提到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支招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航空航天等产业创新发展。
(二)、第9章“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型产业”中对于新兴产业的描述包含了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产业。
第28章“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中提到深入推进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加大问题气体排放控制力度,并积极参与和引领应对国际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推动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
(三)、第39章“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中提到提到深化交通运输等领域节能和能效提升。同时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构建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相配合实现绿色转型目标。
(四)、第57章“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中提及推进空中交通管理等改革。
由以上章节可以看出,国家在“十四五”期间针对绿色航空发展的总基调集中在了高端制造、绿色金融、节能减排、国际合作、空域改革等方面。同时,加快核心技术创新应用,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等与航空业息息相关的产业创新,体现了国家发展高端制造和绿色发展的决心,也是我国航空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
2nd中国民航局《关于“十四五”期间深化民航改革工作的意见》
2021年3月,中国民航局印发《关于“十四五”期间深化民航改革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是中国民航局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制定的行业纲领性文件,从十个方面明确了49项改革任务。其中与航空业绿色发展相关的内容如下:
(一)、 “提升时刻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中提及“建立基于实际运行品质和保障资源能力的差异化航班量调控机制,实现航班总量精准控、航班时刻精细调”;
(二)、“优化完善集约高效的运行管理政策”中提及了“优化运输机队结构,促进运输机队与市场需求、资源保障能力协同发展”,“推进完善飞机拆解领域的法律法规,促进飞机拆解产业发展”;
(三)、“强化民航发展基金的引导与调节功能”中提及“完善民航传统基建与新基建、空管、航空物流、节能减排、基本航空服务、公益性通用航空、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技术性推广应用等方面的财经支持政策”;
(四)、“推动空域结构优化”和“提高空域资源使用效率”中提出将继续推进空管运行体系改革,有序推进重点地区的空域优化调整,“为机场、空域规划与机队、航线网络规划充分衔接提出支撑”;
(五)、 “建立协同运行规范标准和工作机制”和“构建‘四强空管’标准体系”中提出将继续深化保证资源配置与组合,推进空管数字化系统建设。并积极推广“AMAN、DMAN、CCO/CDO、TBO、远程塔台”等空管运行新模式;
(六)、“形成民航绿色发展的机制制度”中明确提出围绕国家双碳目标制定民航“低碳发展中长期路线图”和“绿色民航标准体系”。同时鼓励航空公司积极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油,并建立基于市场的民航节能减排机制。
根据民航局“十四五”深化改革工作意见,中国航空业将在空域优化与改革、政府资源调配、法律法规建设、新技术应用和绿色民航机制等方面促进航空业绿色转型。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于中国航空业绿色转型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实际的工作有待于民航运输企业、机场企业和相关保障体系充分联动,以实现既定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全球主要航空市场上的行业机构与政府机构均对航空减碳表达了坚定的支持和方向性或非常具体的量化目标,再次体现了全球民航业在减碳议题上的先进理念与体系化协作。
在下一篇中,我们将讨论以这样的目标为指引,从航空公司的层面探讨已经在实行以及可以进一步探讨的减碳措施。
来源 | 财新网
作者 | 于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