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着Ki-27这款令人大跌眼镜的后继型,日本陆航内部展开了激烈的争论,Ki-43项目被推到了悬崖边缘,实际上,日本陆航已经对它不抱什么希望了。
中岛公司不甘心这个失败的结局,他们在Ki-43项目上投入了太多的人力物力。一旦放弃项目,不但意味着严重的损失,还将导致中岛公司日本陆航战斗机主力供应厂商地位的动摇。这一幕是包括小山悌在内的任何一个中岛公司员工都不愿意看到的。
▲Ki-43上装备的Ho-103式12.7毫米机枪
为了使Ki-43起死回生,中岛公司没有按照陆航的通知中止项目,而是自发对飞机的设计进行了一系列改进。
在4303号机之后,中岛公司继续建造了10架Ki-43原型机,以探询能够满足军方要求的设计。8个月后,这10架原型机中的第一架在1939年11月出厂,中岛公司给予其4304的工厂序列号。最后一架原型机的工厂序列号为4313,于1940年9月建造完毕。这10架原型机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进。
1941年1月9日,日本陆航的梦幻战机终于变成了现实:中岛公司获得了军方的正式批准,开始批量生产Ki-43。除了获得“一式战斗机”的日本陆航编号,Ki-43还被赋予一个威猛的名字――“隼”。在未来的战斗中,Ki-43以其优异的表现,证明了“隼”的称号并非浪得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