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隧道
但是,当我们一旦进入认知隧道后,却会失去对注意力的控制。
当突然发生紧急情况时,注意力不得不快速从工作中脱离出来,但是却不知道应该关注哪个地方。于是,不管面前有什么,大脑都会迫使注意力投在最显眼或者最熟悉的事物上。
这时候我们采取的措施也往往是曾经反复做过的熟练动作,也就是进入了反应性思维。
可以说,认知隧道和反应性思维是两个连续性发生的动作。
不同于认知隧道的是,反应性思维决定了我们如何分配注意力。在很多时候,我们通过反复练习某些动作,形成反应性思维,这样一来,就能在工作中先于其他同事完成工作,在竞争中占有先机。
比如,接到任务时,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列表格做计划,比那些需要花时间去考虑接下去应该怎么做,做什么的同事要快上几步。这就是我们在往日工作中反复运用形成的反应性思维。这种下意识的行为,不需要我们思考并决定接下来要做什么,而是早就形成了一个流程,自动发生的。
虽然反应性思维让我们的工作省时省力,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它把习惯变成了一种无意识的反应,反而让我们失去了对事物和动作的判断力。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只能简单地做出本能反应。
分配注意力
那么,有啥办法可以让我们能在突发情况下,注意力不被认知隧道和反应性思维所控制呢?答案是,构建心智模型。
啥是心智模型?
心智模型就是人们通过学习和反复联系获得的经验,对事物的发展就可以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
心智模式有啥作用呢?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一场空难,228人丧生,没想到只是因为飞行员注意力不集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