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之后,政企合一的运行体正在逐渐改变,中国民航开始进入新的篇章。1978年1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波音公司签署协议购买三架波音747SP客机,这是继中国政府在1972年9月后向波音购买10架波音707后的第二份订单。
波音向中国民航交付的第一架波音747SP,于1980年1月24日从美国西雅图的艾佛雷特总装线下线,搭载4台普惠JT9D-7J发动机。
该机于1980年2月14日首飞,注册号为B-2442,客舱布局为30个头等舱座位,261个经济舱座位。12天后的26日,飞机在波音佩恩机场飞机移交给中国政府代表,同日飞离西雅图不经停直飞北京。29日正式交付中国民航。并于1980年4月2日正式投入北京到巴黎的定期航班服务
1982年4月拍摄于巴黎戴高乐国际机场。此时这架飞机已经服役了26个月。
波音747SP,其命名中的“SP”是“特殊性能”(Special Performance)的缩写,是应超长程飞行而将机身缩短(较标准的747缩短了14.35米)、降低阻力,进而延长最大航程。747SP当初的开发目的是与DC-10及洛克希德L-1011三星客机两种三引擎飞机竞争。SP的载客量较少(三级客舱下只有220人左右),但是续航里程长,时速可达980千米,最大飞行距离12,300公里。
37年前的1981年1月7日,国航前身中国民航北京管理局使用波音747飞机执飞中美之间首条航线北京-上海-旧金山-纽约。
图为当年首航美国航线图。
据介绍,当时首航机组人员驾驶波音747SP巨型客机,于当日10时20分由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起飞,经上海飞越日本,再跨太平洋飞抵旧金山,沿途飞行11小时21分,其中太平洋面飞行了10500公里。次日,即1月8日美国西部时间10时,飞机正点安全地降落在旧金山机场。随后的旧金山至纽约航程是由那宝恩和蒋志伟两位同志驾驶,其中那宝恩是一位满族飞行员。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从飞机机型演变看中国民航40年产业的发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