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机场空港 >

时间:2018-12-06 15:46来源:e起飞民航交流平台 作者:中国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12月4日晚,由民航局组织,山航一架波音B737在首都机场圆满完成使用平视显示器(HUD)跑道视程(RVR)90米低能见度起飞标准验证飞行。通过试飞,验证了使用HUD在首都机场实施RVR90米起飞的可行性、低能见度程序、空管指挥、地面滑行引导及保障能力。


图片来自《中国民航报》

试飞工作的圆满成功,标志着首都机场正式颁布HUD RVR90米起飞标准前的最后一项重大工作成功完成,新标准将不日下发。

这是继2017年9月8日首都机场成功完成HUD RVR150米起飞标准的试飞工作之后的又一次飞跃。

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项标准提升的意义。

RVR 90米标准有什么用

近年来,天气因素对航班不正常率的影响越来越大。2016年影响航班正常率的因素中,天气因素占比56%,尤其在冬春季,以雾、霾为代表的低能见度天气占较大比例。以首都机场为例,2008-2015年的统计数据表明,RVR低于200米的天气44天,低于150米的天气31天,低于90米的天气9天。

按照2016年的数据,在去年使用HUD的起飞标准达到150m后,首都机场的起飞运行每年将只会有40天会受天气影响;

今年使用HUD的起飞标准达到90m后,首都机场的起飞运行每年将只会有9天会受天气影响!

这对于航班运行效率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为什么在北京首都机场率先实施

两个原因——

1、北京是枢纽。

北京小时起降架次在90架以上,一旦北京延误,全国都要栓塞。

按年吞吐量算,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世界第二(第一是美国亚特兰大杰克逊国际机场)。

按单跑道起降架次算,北京首都机场同样世界第二(第一是英国伦敦希斯罗国际机场)。

在我们空域改革迟迟得不到实质进展的情况下,向HUD等新技术要效益其实是我们为数不多的选择。

2、北京霾多

这方面段子手已经帮我们准备了各种素材,我们就不重复了。

90米起飞标准有没有风险

有人质疑,为什么II类运行才可以实施RVR 200米的起飞标准,而HUD就可以下降到90米甚至更低?

那么,到底90米的标准有没有风险?

首先,在同等条件下,低能见度运行相比能见度好的时候肯定风险要大,这毋庸置疑。但是,有HUD帮助的90米起飞肯定比没有HUD帮助的200米起飞(II类运行标准)更安全。

为什么?这是HUD的天然优势决定的。

一方面,飞行员不再需要“抬眼-低眼”看里看外频繁转换视线;

另一方面,HUD让飞行员能将飞行指引和外界景象直观结合起来(起飞时的航道指引和外部跑道实景)。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HUD RVR90米起飞标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