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局强调,对于亏损的支线机场,可以借鉴大多数地方政府的经验,探索机场的公益性职能,在对机场建设合理规划的同时,给予必要的支持:“通过减免税收、贴息等方式,解决机场建设和运行中的资金压力。对中小机场给予补贴,对亏损航线航班给予补贴。” 以国内江西省南昌市为例,该省政府根据制定的《江西省南昌市航空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每年拿出4,000万元,用于鼓励开通国内和国际航线对当地航空企业营运补贴,内容如下:
· 新开或加密国际客运,执行期不少于一年,每周不少于两班,按每个往返航班进行补贴:港澳航线补贴2万元,台湾航线补贴2.5万元,亚洲区域航线,航程1000公里以内补贴6万元,每增加200公里,补贴增加1万元;经停航线,按新开直飞国际航班补贴标准的60%给予补贴。
· 新开或加密的国际货运航线:亚洲区域补贴4万元,经停航线,按新开或加密的国际货运航班补贴标准的60%给予补贴。
· 国内重点航线:航程在500公里以内,补贴0.5万元,航程每增加200公里,补贴金额增加0.1万元。经停航线按直飞标准的60%执行。
同一航綫的补贴执行一年后,第二年、第三年的补助标准分别按第一年补助标准的80%、50%执行,最高享受三年。同一航线不重复享受补贴。
澳门民航业发展可借鉴国内外民航运营补贴政策
回顾澳门民航业发展的历程。澳门国际机场建成于1995年,造价成本约澳门币85亿。以当年来说,它的诞生根本就是一个奇迹,原因是坊间认为澳门根本不适合建机场。当时澳门面积不到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过20几万,没有领海也没有领空,土地面积容不下,人流量也支撑不起。
澳门民航业经历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曾经面对过不同的困难。发展至今,为对应两岸直航带来的挑战,于2004年开始引进低成本航空公司,积极开展市场多元化的及差异化发展策略,努力将机场转型为旅客目的地机场。目前,目的地旅客已达到93%,成功改变过去的中转站角色。十多年来,无论在客货运量、航线发展及配套服务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及进步,并得到国际组织的认可。
澳门是中国两个国际贸易自由港之一,货物、资金、外汇、人员进出自由。澳门自1999年回归祖国至今,特区政府一直积极促进本地经济发展,营造受国际社会认同和自由开放的市场环境。澳门拥有世遗历史城区及丰厚的文化与旅游资源,随着近年迅速的发展,已经成为蜚声国际的东方“蒙地卡罗”和“拉斯维加斯”。2010年澳门入境旅客达到2,500万(2010年香港入境旅客是3,600万),较2009年增加15%,其中内地旅客占了1,300多万。按入境方式划分,经陆路来澳的旅客所占比例最高,占总数52%,而经海路来澳的旅客占41%。换言之,经空路来澳的旅客只有7%,可见未来澳门民航业发展潜在市场的庞大。如果每年以20%的趋势增长,保守估计在未来10到15年,来澳旅客将达到5,000万人次,内地来澳门旅客将达3,000多万。
2009年,澳门旅游局推出《澳门旅游局支持航空业方案》。在旅游领域,为航空业的市场推广活动提供支援,具体的支援方案主要包括:提供6个月的市场传媒推广资助(启航前及首航阶段);为首航航线在客源市场举行旅游业界推介会及讲解会;为首航航线在客源市场举行传媒及业界邀请晚宴;邀请客源市场的传媒及业界考察团来澳;在客源市场举行旅客推广活动等等。但鉴于新进航空公司开发新航线的成本较高,及需要时间培养市场和建立顾客群,从商业角度上看,虽然澳门经济和旅游发展势头很好,但内需市场太小,开拓新地区航线或是长途航线会有一定风险。如资金只放在支持航空公司的推广费方面,相信很难成为航空公司愿意开拓非热门航点的考量因素。为此,前三年的航班补贴对它们尝试踏出第一步来说非常重要。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澳门民航业营运补贴政策研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