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大量引进飞机的结果是需要更多的飞行员。每年,当数千名仅在航空学院里飞过螺旋桨飞机的“菜鸟”飞行员走上工作岗位时,航空公司不得不承担组织“菜鸟”们进行大客机模拟飞行训练的重任。不过,培训场所和机构相对匮乏,航空公司处于无处培训的尴尬境地。
在昨(2)日举行的“2011中国航空飞行员培训高峰论坛”上,民营航空公司春秋航空有限公司(Spring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简称“春秋航空”)便透露,无奈之下,只得耗资数亿元自建飞行培训中心。目前,该中心已选址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预计2013年投入使用。 各院校加速量产飞行员 在中国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简称“民航局”)公布的紧缺专业名单中,飞行技术人员排在首位。到2015年,我国飞行员缺口将高达1.8万名。这一现状的主要成因是国内各大航空公司机队规模的迅速增加。统计数据显示,未来20年,中国的航空公司将有约4700架新飞机交付。这也就意味着,在最近几年内,我国民航业每年要有2500名至3000名新飞行员上岗。 为了增加飞行员的“孵化”量,国内航空院校也在加速“量产”。记者在论坛上获悉,设在四川广汉的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去年便输出1800名毕业生。以往,该学院的最高纪录是1200名左右。据介绍,我国7所培养学历飞行员的院校每年输出的飞行员总数仅为2000余人。这些毕业生向国内大小航空公司输出。相对而言,航空公司所引进的飞行员数量,与其规模成正比。即便诸如春秋航空这样较小的航空公司,每年也需招募飞行员100名左右。 “这些毕业生大多仅有200小时左右的飞行经历,操作的是螺旋桨飞机。”春秋航空安全总监兼飞行师沈巍坦言,将搭载数百名旅客的大型客机交给初出茅庐的毕业生,显然无法保证安全。因此,航空公司在接收新丁后,需组织开展大型客机的模拟操作训练,即在飞机模拟机上进行起落、正常巡航、特殊天气、机械故障等各种状况的训练。这种模拟机同时也为已经在岗的飞行员提供每年的复训科目使用。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菜鸟”飞行员激增 国内飞行培训资源偏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