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机场空港 >

时间:2022-10-12 16:12来源:中国民航网 作者: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就是在这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机场人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在新技术应用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尝试。航务部副主任周元城讲述到:“我们与丽江和腾冲机场联合开展山地机场雾、降水天气特征研究及预报研发应用,实现对机场特殊地形下雾、降水分布等特征的分析,开发出云南山地机场气象资料数据管理及分析系统;与丽江机场合作,通过对两地气象数据对比分析研究,完善远程预报所需硬件设施、模拟预报发布、预报质量评估,制作出满足高高原机场运行要求的预报产品。”

  接下来,周元城还饶有兴趣地介绍了《泸沽湖机场远程塔台新技术应用试点项目》情况。此项目于2020年9月全面开工建设,已完成竣工验收、专家评审,2021年9月19日开始实施运行验证。这种面向高高原机场的远程、集中式服务保障模式,不但促进了高高原远程塔台建设在行业内的推广应用,而且全面加速本场从传统空管保障模式向数字化转型、智能化运行、智慧化升级转变步伐,提升了塔台数字化水平。机场远程塔台实现远程管制指挥,成为国内首家开展远程塔台运行验证的高高原机场。

  枝叶关情,温暖人心。泸沽湖机场作为云南省内海拔最高的机场,云南航产投集团党委千方百计改善泸沽湖机场职工生活条件,关心职工身心健康,下拨4000多万元专款,新建机场多功能综合服务大楼。以现代钢结构建筑主体和装饰材料为基础,巧妙将摩梭文化和彝族文化融合于建筑中,与航站楼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功能性、实用性。

  项目落成,2021年11月,机场干部职工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职工宿舍,由原来的多人间变为标准间,空调热水24小时供应,电视网络、饮用水应有尽有,为职工提供了温馨舒心的生活环境。同年12月,新建的室内体育馆、多媒体培训教室、现代化职工书屋、舞蹈排练室、音乐排练室同步使用,为丰富职工健康生活提供基础保障。

  特别是投资600多万元的云南机场首家拥有的室内体育馆,成立篮球俱乐部,为职工在工作之余提供了强身健体、运动锻炼的最佳场所,避免了高海拔紫外线灼伤和寒风刺骨。俱乐部拥有30余人,队员自发筹集会费,购买统一训练服,在工作之余开展篮球训练,组织参加民航系统和地方篮球赛事,打出了名气,取得了良好成绩。

  文化凝聚力量,彰显高原情怀。早在机场建成之后,机场党委根据机场海拔高、氧气少、距城远、气候恶劣、职工来自全国各地等特点,投资组建起云南机场首支乐队,购买乐器,建立排练室,为机场乐队日常排练提供专门场所。

  “起初,这支乐队只有五人,成员中有汉族、彝族、摩梭人、普米族、藏族不同民族,分别担任主唱、吉他手、贝斯手、鼓手、键盘手。后来,不断吸引机场职工加入,队伍日趋庞大。每天晚饭后,优美的歌声、琴声从排练室传来,为寂静寒冷的机场增添了热闹的气氛。”

  说话之人正是乐队队长、人力资源助理包利军。这位来自甘肃的帅小伙,身材瘦长,细皮白肉,眉清目秀,两眼炯炯有光,气度潇洒翩翩。原来,他就是这支乐队的创史人,整个乐队就是他负责组建的。

  乐队主要以流行和民族相融合风格,充分展示机场职工的文化素养、艺术天分。随着乐队的不断壮大,近年来,通过业余创作创新,演出多场体现高高原民航精神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代表机场多次参加民航各级单位、集团组织的文艺汇演,如参加“五四”青年歌手大赛、建国七十周年演出等,取得了优异成绩。

 


 

身穿当地民族服饰的泸沽湖机场地服人员(抒鑫/摄)

  在丰富机场职工文化娱乐活动的同时,乐队热心社会公益、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走出去,传播民族特色音乐,弘扬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在机场节日特色服务、庆祝仪式或航班延误时,乐队走进候机厅,宣传航线航班知识,用一首首少数民族的乐曲,欢送各位旅客。原本平淡无奇,一如往常的机场大厅,因为乐队的存在,让大家的心情分外明亮,在音乐声里寻找到快乐的因子,成为泸沽湖机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云南航产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副董事长赵家云与泸沽湖机场乐队合影(杨正军/摄)

  瑜伽作为一种富有东方文化色彩的身心修炼运动,深受机场职工喜爱。从去年12月开始,办公室王超全自告奋勇,每次组织10人左右参加,为职工讲解瑜伽养生的理念、练习中的重要事项和误区,引导职工调整呼吸,伸展肢体,进入瑜伽状态。通过每次一小时的瑜伽训练,锻炼身心,舒缓压力,陶冶情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的和谐统一,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得到广大职工的一致好评。

  机场靠人,文化是魂。走进泸沽湖机场,所到之处,所见之人,都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机场文化魅力。在机场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机场工会、共青团组织善于营造“健康生活,快乐工作”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职工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机场开放日、阅读日、电影日、篮球日定时开放,与宁蒗县工会多次开展联谊活动,通过牵线搭桥,机场十多位小伙和当地少数民族姑娘喜结良缘,组建了幸福家庭。

  采写结束了,落笔又是一个不眠之夜。虽然远在春城,耳畔仿佛飘来机场乐队庆祝通航七周年的乐曲声,那动听的旋律像是璀璨的星辰,在黎明前的夜空闪烁。

  通航七年,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或许只是惊鸿一瞥,但对于一个高高原机场来说,却是一个从无到有、逐渐强大的奋进历程。七年来,泸沽湖机场坚守安全底线,未发生过一起机场责任原因不安全事件,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第三方顾客满意度测评始终在同类机场中名列前茅;七年来,在集团党委、机场党委的领导关心下,一群坚毅而执着的机场人饱经高原恶劣环境的考验,无法照顾年迈的父母,无法见证孩子的成长,却把最美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高高原机场。

  他们,用辛勤的汗水与默默的付出,成就了过去七年的辉煌,似一朵朵盛开在高原上的格桑花一样,美丽不骄,平凡坚强,用心守护平安、绿色、智慧、人文空港。就像一台时间机器,搭乘通往世界的天桥,输送旅客到梦想之地,那里有诗和远方。(通讯员 抒鑫)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云南宁蒗泸沽湖机场通航七周年:山巅之上是空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