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时间:2022-06-17 21:22来源:中国民用航空杂志 作者: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三、严格闭环管理,守住了新冠疫情防控底线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各保障单位始终把疫情防控工作摆在首要位置,从严从实从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把住了防疫关口。
  1.织牢织密疫情防控体系
  严格落实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办公室、民航局有关防疫要求和北京冬奥组委外籍专家入境、离境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共同构建闭环管理机制,所有涉奥保障区域实施闭环管理,所有保障人员采取二级防护,全流程无缝衔接,严把“外防输入”关口。坚持北京口岸入境人员总量控制和航班分流加降政策,严控经国内其他口岸入境未满21天人员通过航空渠道进京,加强进京航班远端防控措施的落实,加强了进口货物防疫管理。
  2.落实落细行业防疫措施
  严格落实民航局“四指定”“四固定”“两集中”要求,强化了一线从业人员管控,华北民航从业人员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为93.85%,做到应接尽接,未接种人员均调离一线岗位。开展疫情防控“日日查”行动,督促各运输航空公司、机场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督促有关航空公司整改入境航班机组人员隔离存在的问题,全链条、无死角进行专项检查1 300余次。化解疫情防控衍生风险,持续关注机组人员的健康管理和关心关爱工作,开展了专项调研和督导。

 


  3.从严从紧落实团队防疫责任
  团队严格按照“一馆一策”原则,全员完成第三针疫苗接种,按期进行核酸检测,制定了疫情防控手册及应急处置工作预案等指南性文件,逐级明确了防疫职责、管控措施、应急处置等相关内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12次组织专题防疫培训,1 500余人次参加了以防护服穿脱为重点内容的实操培训。利用“冬奥手环”不间断开展环外人员健康监测,确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闭环管理酒店、场馆清废对接流程,组织监督检查,对执行消杀制度不严格、穿脱防护服不规范的人员进行了暂停上岗处理。
  4.强化与属地政府工作对接
  在顺义区、朝阳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团队业务办公区场地、赛前餐饮保障、第三针疫苗接种、定期核酸检测、防疫物资供应等工作相继得到落实,还协同推进了场馆重点生活垃圾转运、闭环住宿、赛后隔离等工作。

 


  四、压实安全责任,保证了整体运行万无一失
  1.严密管控安全风险,推进问题隐患动态清零
  持续落实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从空中飞行到空管指挥,再到地面服务保障,全面彻查安全隐患、细化管控清单,确保动态清零,守牢安全底线。深入开展中小机场安全保障能力、机长资质、维 修行业安全管理系统性问题、军民航防相撞、GPS专项防治等常规和存量风险排查,做到底数清楚,情况明确。持续推动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与“26条”措施有机衔接和闭环管理,针对一时难以整改完成的89个问题,督导责任单位经过科学评估,制定了等效替代措施。
  2.坚持底线思维,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针对赛时可能出现的各类主要风险,如极端天气导致的进港航班备降、超规超重行李的集中抵离、残疾人运动员的集中抵离、机场关键设施设备故障、网络安全及舆情风险等,组织相关单位和北京冬奥组委业务领域,全面排查梳理风险,形成管控清单,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确保大雪以下天气跑道不关闭、航班备降保障“落得下”“接得住”、应急救援关键时刻响应及时、处置高效。还开展机场抵离保障承载能力评估,提出合理安排进离港航班时刻建议,确保抵离保障任务安全顺畅便捷。
  3.强化督导检查,层层传导责任压力
  按民航局要求开展了冬奥会准备工作专项检查,重点对T3国际航班转场、冬奥保障专区封围、涉奥航班备降等工作进行了跟踪督办,对发现的问题纳入清单管控,立查立改。迅速落实北京冬奥会民航安保领导小组调度会要求,确保空防绝对安全。还与民航局无委办、北京市经信局等业内外单位协调联动,明确华北民航无线电保障方案和干扰排查机制,对重点机场、航空公司及空管、航油等保障单位,开展了网络信息安全专项检查。

 


  五、工作亮点
  1.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优势再次得以体现
  2021年9月、2022年2月民航局分别做出T3-C转场T2的正确决策后,机场、航空公司、联检单位坚决执行,克服困难,互相配合,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转场和改造工作;团队充分发挥既有重大活动航空运输保障机制的作用,全面协调,一体推进,还创造性地设立405行李应急保障专区,疏解涉奥集中抵离保障压力,为确保办成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贡献了民航力量。
  2.防疫常态化下的重大活动航空运输保障模式形成新成果
  针对涉奥人员特殊需求,采用临时航班和包机载运、全封闭涉奥专区保障和定制化流程服务,以及涉奥保障人员“四指定”“四固定”“两集中”“六件套”等闭环管理措施,把住了防疫关口,保证了运行安全,实现了好来快走,不仅为圆满完成涉奥保障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后续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开展重大活动航空运输保障提供了范例、样板。
  3.工作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
  针对机场抵离跨地域、跨领域、跨部门的特点以及托运行李多、大件行李多、防疫要求高的实际,通过机场运行团队搭起与赛区、场馆、驻地的桥梁,及时提示涉奥人员远端开展海关健康申报、行前关注机场抵离须知,大力开展值机柜台前移服务,推进抵离信息系统共享、行李全流程跟踪和托运行李提前交运,有效缓解了机场保障压力。

 


  4.“双奥之城”国门风采得到了充分展示
  交通、物流、地服、安检、海关、边检、机场、贵宾、公安等一线,多方联动。日均1800余名驻场工作人员、100余名志愿者、100余名合同商人员身着“六件套”防护服,坚持“以运动员为中心”,通过快速、精准地将晚到行李、遗落物品交到涉奥人员手中等细节,为涉奥人员提供了贴心、暖心和温馨的服务,树立了中国民航形象、首都国门形象。
  5.大统筹大协调推进大协同
  始终坚持讲大局、顾全局,统筹协调华北民航、首都机场场馆层面工作。华北民航冬奥实施领导小组、机场运行团队牢牢把握关键环节、时间节点、重要事项,及时调度和督促无障碍设施优化完善、场馆运行设计、测试演练、运行就绪等工作,协调解决突出问题。现场指挥部坚持事前动员部署和统一协调,事后及时复盘总结,确保了测试赛和赛时140多个任务日运行的平稳有序。
  6.小发明小创造解决大问题
  根据涉奥人员抵达目的地多且分散的实际,创新制作中英文提示卡,在涉奥人员抵达后上车前发放,有效缓解人员拥挤、查找缓慢的问题,整个保障过程中未发生错乘的情况。涉奥托运行李多且超规大件多是本次机场抵离服务保障的一大难点,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候机楼行李传输系统绝大多数时间又不能开放使用,可以说是“难上加难”,为此,北京冬奥组委物流部提供了专用推车,首都机场自制了大件电梯专用笼箱,整个保障过程未出现长时间排队和拥堵等现象,极大地提高了保障效率。同时,此成果也可以用于今后的相关保障,形成了实用遗产。(本文刊登于《中国民用航空》杂志2022年第6期)本文所有照片均由《中国民航报》提供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华北局圆满完成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航空运输保障工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