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雷金钟、杨国徽 报道:在雄伟壮丽的喜马拉雅山北部、荡气回肠的冈底斯山南麓、祖国西南边陲西藏阿里普兰县境内,有一座世界公认的神山—冈仁波齐,冈仁波齐藏语的意思是神灵之山,被誉为神山之王,终年积雪的冈仁波齐峰顶在太阳的照耀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夺人眼目,常年在此转山的信徒络绎不绝。这里山川迤逦,景色奇美,不仅有神山冈仁波齐,还有中国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有圣湖之称的玛旁雍措,因为神山圣湖吸引了慕名而来的大批游客,但普兰县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当地的旅游资源亟待开发。在这里建设一座机场,不仅能加快旅游业发展,提高当地各族人民的生活质量,也会给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正因为有这样的旅游资源禀赋和社会发展需求,中国民航局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采用“政治动员、委托援建、建设运营一体化”方式安排西部机场集团援建西藏阿里普兰机场。从此,天边的阿里多了一群西部机场建设者,他们在这里开拓创造,像当年的援藏模范干部孔繁森那样,把自己最美的年华挥洒在这片荒芜的高原,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披星戴月、宵衣旰食,以极大的民族责任感、民航行业使命感、强烈的事业心,用生命和激情、辛劳和汗水为边疆各族人民建设现代化的航空港,铺架边疆通向幸福、通向北京,实现中国梦想的飞天彩虹,在天边的阿里书写最美的诗章。
2008年,魏成存代表玉树机场建设分部与拉吾尕村小学的师生们合影
在西藏普兰机场建设的团队中,有一位我熟知的同志,他的名字叫魏成存。记得20多年前,他从大学毕业参加民航工作伊始,就一直做着与机场建设管理的相关工作,从一名青涩的青年到知天命之年的机场建设专家,岁月在他的额头上刻下了一道道黝黑的年轮,但他笃定初心,以坚定执着的党性默默地坚守在机场建设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传承着“孔繁森精神”并在荒无人烟的边疆续写着新的传奇。
然而在海拔4300米的地方建设一座现代化的航空港谈何容易。世界教科文组织将海拔3700米以上地区称为人类生命的禁区。高海拔地区短期旅游尚可,但长时间驻守就极易给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海拔高缺氧,阿里地区的空气含氧量不及内地的60%,每年进藏的援藏干部均有因为身体不适应返回内地的,甚至有因为高原缺氧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有些高原反应不严重的就通过吸氧、吃药坚持克服。
魏成存顶了下来。他处处冲在前,身体力行做好示范。他用坚定的毅力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发挥自己建设经验丰富、善于组织管理的优势,二十多年坚守在高海拔艰苦地区机场建设的工作岗位上,他的坚守,既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践诺,也是忘我工作、甘于奉献的付出。
魏成存是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锻炼出来的党员干部。回望成长路,他把全部的精力和才华奉献给了民航的机场建设。2006年建设玉树机场,他就是玉树机场建设指挥部项目经理中的顶梁柱,在那个地方一干就是三年,他和团队一起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挑战了生命的极限,仅用13个月的有效施工期就在海拔3950米的青藏高原建成了一座4C级的民用机场,创造了机场建设施工奇迹的“玉树速度”。玉树机场建成后,在次年的玉树大地震中发挥了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因为有了这座机场,数以千计在地震中受重伤的藏族同胞得以及时运往内地救治,数以万计的救灾物资通过空中的生命线及时运往玉树,玉树机场成为了英雄机场。
2008年,魏成存在玉树机场建设工程现场
2009年,魏成存荣获青海省劳动模范
玉树机场建成以后,他把全部的身心投入到西宁机场二期扩建工程,这一干又是整整三年。2012年,组织派他到青海和新疆交界的一个叫花土沟的地方建设机场,任命他担任花土沟机场建设指挥部的指挥长。花土沟因镇区周围诸多土质山包常年受风蚀雨刷,形成菊花状沟槽而得名,没有植物覆盖,极其荒凉。因为这个地方有世界海拔最高的油气田,才逐渐形成城镇,在这个地方建设一座机场,难度不言而喻。
2012年,魏成存在西宁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工地上
魏成存领受任务以后,既感到责任重大同时又信心满满,他觉得花土沟机场建设是对自己多年从事专业技术能力的考验,也是独当一面综合管理能力的检验,在花土沟一干又是三年,他和他的团队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在海拔2906米的高原上,用“有情有义有斗志,无花无草无怨悔”的精神坚守了三年,选择了吃亏和吃苦,最终完成了这项任务,花土沟机场建成后,他带领的团队也得到了省政府通报表彰。
2015年,魏成存与建设团队在即将投运的花土沟机场航站楼前合影
2017年,格尔木二期改扩建工程竣工仪式后,魏成存正在为参加仪式的嘉宾介绍工程建设情况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写在天边的诗章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西藏阿里普兰机场建设指挥部指挥长魏成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