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机场同样成绩不俗,2021年,深圳机场的空港三大指标在全国各大机场中名列前茅:旅客吞吐量3635.8万人次,全国排名第三;货邮吞吐量156.8万吨,全国排名第三,同比增长12%;航班起降31.8万架次,全国排名第三,恢复至2019年的85.9%。同时,深圳大力开发建设空港新城,做大做强商务会展、航空服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科技研发等高新技术产业。
《中国临空经济发展指数2021》显示,2020年中国临空经济区发展总指数及排名中,广州、深圳分别位列第三和第四;而2020年中国国家级临空经济区发展总指数及排名中,广州位列第二,仅次于北京;2020年中国国家级准临空经济区发展总指数及排名中,深圳位列第二,仅次于上海。
大湾区如何发力临空经济
一个机场,多个产业,这是临空经济持续发挥的涟漪效应。
根据《广州市临空经济条例》,广州临空经济区重点发展航空制造维修、高端制造、商务会展、航空物流、跨境电商、航空金融、生物医药和总部经济等临空高端产业,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等临空新经济,构建以航空运输、物流为基础,以临空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化临空经济体系。
综合保税区也是广州临空经济的一大支撑。广州空港综合保税区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俊曾介绍,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于2010年7月3日获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是全国少有的包含机场口岸操作区,并实现“区港一体化”运作的综合保税区之一。
保税区内,不同的分区对应不一样的产业功能。保税区中区位于白云机场北端,重点发展临空指向性强、附加值高的保税物流、航空维修、飞机租赁、航空培训、高端商品保税展贸、文化创意等业务;南区位于白云区钟落潭镇,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及电子信息的研发制造、高端商品保税展贸、B2B2C跨境电商等业务。
根据《广州临空经济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到2025年,广州临空经济增加值将超过1000亿元,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今后的总额将超过1000亿,空港跨境电商枢纽港商品货值将超过3000亿。
深圳方面,1月4日,深圳机场南货运区货代一号库、一跑道南绕滑工程等4个重点工程集中开工,项目总投资约为12亿元,涵盖了深圳机场货运基础设施保障、飞行区航空器运行及机场数字化建设等方面,将大力支撑深圳机场“客”“货”及“智”战略的实施。综合而言,国际物流、跨境电商、智能制造等仍将是深圳临空经济的主要发力点。
高远洋介绍,一般而言,临空经济区会吸引三大类产业。首先是与机场直接相关的客运与物流产业、航空零件制造、航空维修等产业;第二是航空指向性企业,即比较依赖于航空运输的各种生产原料或产品,比如郑州机场吸引的富士康,还有其他的电子、高端器械、生物制药等等产业;第三是服务业,比如会展、商务商住、高端酒店产业,临空经济区未来可能会成为城市的另一个商务中心,甚至一个旅游购物的中心。
罗亮生进一步表示,临空经济对地区的带动作用实际上是临空经济和区域经济的融合。“比如港澳主要是基于当地第三产业高度发展,临空经济顺势与此融合,而内地的几个机场其实是第三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并驻,所带动的临空经济产业范围也有所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在打“主力”的同时,也要记得“辅助”的重要性。在临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通用航空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加快通用航空发展,稳步发展跨境直升机服务。
致力于成为国内外航空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航空制造业基地,珠海航空产业园正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制造,通用航空及公务机运营与配套服务等产业。
“以往我们更重视大的机场,大的航空运输,而忽视了通用航空对于区域的影响。通用航空对于未来的城市服务有很大的帮助,包括应急救援、城市公共交通建设以及观光等。而最近新提出的UAM(城市空中交通)概念亦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城市为了缓解陆上交通的拥堵,可以用更多的小机场、小飞机,甚至无人飞行器,来帮助相邻城市之间以及城市内部的交通运输。”高远洋认为,这些新的交通运输概念未来可能会助力大湾区的临空经济发展,缓解因快递物流引起的城市拥堵。
五大机场协同打造世界级机场群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剑指世界级机场群 临空经济为大湾区发展插上“翅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