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到,无忧中转是针对中转旅客最大的痛点–通程航班不能顺利衔接提出来的,而首问负责制是对合作各方的统一要求,也是实施过程中最容易产生纠纷和投诉之处。
(四)跨航司行李直挂
跨航司行李直挂的情况相对复杂,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以机场为主导,即机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开展基于旅客申请的“响应式”中转服务;也可通过与其他机场、航司或第三方合作的方式,基于已知中转旅客信息,主动为本机场中转旅客提供服务。西安机场、重庆机场和内蒙古机场集团是这一类型的典范。第二类以航司为主导,即航空公司之间主动合作,以代码共享、通程联运、合作联营等方式,在既定的中转机场为旅客提供跨航司行李直挂服务。华夏航空的通程航班、海航集团的中转联程产品是境内跨航司行李直挂的典型。
三、境内旅客中转便利化服务取得的成就
在民航局的支持和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承运人、机场、地面服务代理人、航空销售代理人、信息服务提供商加入到境内旅客中转便利化服务的创新活动中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是初步形成了业内公认的中转服务标准。第一类是航空公司、航空公司集团或者航空公司联盟提出的标准。针对产品的产品销售、旅客全流程服务、行李政策、退改签、信息沟通、不正常航班服务等方面,华夏航空和海航集团分别提炼出自身的服务标准,被收录在《指南》的附件中。第二类是机场或者机场集团向社会公布的服务标准。2019年11月,西安机场围绕打造“中国最佳中转机场”目标,制定“五个最佳中转”实施路径,分别是“最佳中转网络”、“最佳中转流程”、“最佳中转价格”、“最佳中转体验”以及“最佳智慧中转”。重庆机场紧随其后提出了中转的“5Es”的服务标准。具体包括:“一中转”(Efficient Connect)、“易中转”(Easy Connect)、“逸中转”(Enjoyable Connect)、“宜中转”(Economical Connect)、“E-中转”(EConnect)。两家机场中转服务标准化都聚焦在网络通达性、流程快捷度、体验愉悦度、价格吸引力和中转智慧化等五个方面。
其次是大大提升了区域枢纽的控制力和影响力。2020年携程的研究表明,境内旅客中转的前10位机场是西安、昆明、乌鲁木齐、北京、上海、成都、重庆、兰州,郑州和呼和浩特;在这10家机场中,除了北京,超过一半的旅客是选择跨航司中转。2019年西安机场连接国内160余个航点、形成270余条中枢轮辐式航线网络,与骨干城市高频穿梭,与支线航点广泛连接,国内航点通达性、支线航点覆盖率均位居全国第一。2020年重庆机场跨航司中转服务国内航线覆盖比例达到100%,并针对华夏航空的通程航班,让旅客能够享受到登机口对登机口的超便捷中转。2019年呼和浩特机场“经呼飞”中转旅客吞吐量达到157.8万人次,同比增长11.9%,占呼和浩特机场吞吐总量的12%;其中当日、隔夜中转旅客吞吐量分别为116.6万人次、41.2万人次。
再次是形成了区域次枢纽的示范效应。近年来,国内大型机场的时刻、机位等资源越来越饱和,给了中小机场脱颖而出的机会。在欧美,通过中转成为区域次枢纽的案例较多,在中国出现的库尔勒机场案例,将成为国内中小机场逆袭的典范。2014年新疆机场集团将库尔勒机场定位为“疆内次枢纽”,2017年实现旅客吞吐量128万人次;2018年,华夏航空进入库尔勒机场,通过“支支串飞、环飞”实现疆内环起来,通过“干支结合”实现疆外快起来,大大推动了区域次级枢纽建设的步伐;2019年,库尔勒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20万人次,全国排名70位,货邮吞吐量为8743吨,全国排名63位。2020年,库尔勒疆内次级枢纽的地位更加巩固,拥有北京、上海、郑州、成都、重庆、西安等疆外通航点17个,运营航空公司达10家,有效连接起了新疆自治区内20个机场,成为中国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连通的的示范性的空中桥梁。
四、推行境内旅客中转便利化服务的价值
大力推广境内旅客中转便利化,是中国民航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民航业应对高铁全网络竞争的利器,其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激活存量、扩大供给。即在不增加运力、机场等资源的前提下,对民航存量资源进行更精准的深入挖掘,提供丰富的中转产品,显著提升中小机场的通达性、衔接度。据统计,目前国内干支机场间的直连航线覆盖率只有25.6%,支线与支线机场间的直连航线覆盖率仅为0.6%。在新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直连航线未能覆盖的机场之间的航空出行需求将会不断增加。2021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指出:“十四五”期间,立足国内市场这一战略基点,我国民航将进一步发展支线航空,激活二三线城市航空出行潜在需求,扩大国内循环规模、提升效率、提高质量。笔者认为推广国内通程航班是落实民航国内市场发展战略的新模式、新路径之一。以贵州毕节机场为例,2019年其客运吞吐量仅为121万人次,但在2020年11月与华夏航空联手推出“毕通天下·随意飞”项目后,就能以成都、重庆和贵阳为主要中转地,为旅客提供通达31个省市自治区、134个城市的通程航班服务。2019年我国吞吐量在200万人次以下的机场超过160家,这些机场如果能参照毕节模式、发展通程航班,就能开通更多的航点、提供更多的航班组合,收到“航线未直连、服务可直通”之效。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境内旅客中转成为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新跑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