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海航集团发布公告称,收到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出的《通知书》,通知书称相关债权人因海航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申请法院对海航集团破产重整。 海航集团表示,将依法配合法院进行司法审查,积极推进债务处置工作,支持法院依法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确保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进行。
公告意味着海航集团整体风险化解将按破产重整实质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破产重整是一种保护措施,而非破产清算。破产重整中心不在“破”,而在“立”,也可以看作“重生”。
海航破产重整思路基本被认可
1月22日,海航集团公告,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已经完成尽职调查工作,并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制定了风险处置工作思路和方案。
21世纪经济报道从接近海航集团的消息人士了解到,目前海航集团风险处理的思路和方案基本上获得各方面认可,其中海航集团破产重整思路已于上周六、周日两天与280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债权机构进行了提 前沟通,并得到大多数债权机构认可。如今对外宣布破产重整思路,海航方面希望重整计划能够获得公众认可,平稳落地。
据了解,破产重整的方案建立在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以下简称联合工作组)摸清海航底数的基础上。联合工作组自2020年2月29日进驻后,花费数月时间对海航集团及旗下两千余家企业的资产、负债、关联往来等逐一核查,理清了整个集团的资产底数、管理结构、股权关系和债权关系。
随后联合工作组根据海航集团整体债务风险情况着手制定破产重整方案。因海航集团股权、资产、债权债务结构复杂,为最大可能保护各方利益,经多方多轮磋商,形成了海航集团整体风险化解方案。
该方案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可操作性”原则,获得相关部门对破产重整思路的理解和支持,并向绝大部分债权机构进行了介绍,被认为是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后续各阶段工作将严格在“法治化、市场化”的要求下按程序稳步实施。
之所以选择破产重整,实在因为其他路径走不通。据悉,此前有的中介机构曾反对破产重整,认为动静太大,危险也大,而主张协议重整。可海航集团的债务问题相当庞大,资产债务真实情况无人了解,即便是集团合并报表数据也不被认可,因此无人敢贸然接手。工作组也考虑到,用协议重整方式处理一家民营企业,会留下非市场化、非法制化的后患,因此最终选择走司法手段,希望用市场和法制方式将海航集团风险化解。
“海航集团已经严重资不抵债,其主业范围广泛,又都是实体经营,救助难度恐怕是建国以来最高的,”接近海航集团的消息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海航集团的风险处置方案极其复杂,思路方案在过去几年里已经出过无数稿,又无数次被否被改,最后形成如今的版本。
接近海航集团风险处置工作组的人士透露,工作组进驻后,聘请了审计机构对整个海航系进行了全面调查,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查清了海航集团整体脉络,梳理出了海航系的股权关系树状图。
债务风险处置步入新阶段
“可以说,从今天开始进入海航集团破产重整阶段了”1月29日,海航集团的公告一出,海航集团内部人士第一时间向记者反馈这一消息。
所谓破产重整,指专门针对可能或已经具备破产原因但又有维持价值和再生希望的企业,经由各方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在法院的主持和利害关系人的参与下,进行业务上的重组和债务调整,以帮助债务人摆脱财务困境、恢复营业能力的法律制度。国内知名破产律师刘延岭(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表示:破产重整是《企业破产法》规定的一项制度,但不等同于破产清算。破产清算的最终目标是将困境企业注销、退出市场;而破产重整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债务、资产、股权、管理等方面的重组挽救困境企业,给企业机会、让企业重生,实现企业和债权人多方共赢。近年来,如东北特钢、渤钢集团、重庆力帆、青海盐湖等大型企业通过破产重整制度,优化资产结构,引入增量资源,保障债务偿付,稳定生产经营,成功避免企业关门清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海航集团破产重整启幕 新海航等待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