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5日9时(世界时1时),中国民航正式将柬埔寨金边飞行情报区重要气象情报(SIGMET)发布职责移交柬埔寨民航。至此,中国民航为柬埔寨金边飞行情报区制作和发布重要气象情报(SIGMET)的任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移交现场
十一年间,7次高层合作双边会议,6437份报文,约82000个字符。沉甸甸的数字是中柬两国民航深入合作的见证,更是两国深厚友谊的见证。
移交现场
SIGMET即重要气象情报,是由气象监视台在有关航路上发生或预期发生可能影响航空器飞行安全的天气现象时发布的气象情报,能够有效提醒机组及时避让,最大限度地避免极端天气对航空器造成影响。按照《国际民用航空公约》中的规定,缔约国必须建立气象监视台为其辖内的飞行情报区编发SIGMET,重要天气的监测和报文拍发是国际航班往来柬埔寨的必要条件之一。
作为东南亚航路的重要通道和关键节点,金边飞行情报区航空通行量与日俱增。在2009年以前,柬埔寨民航尚未建立气象监视台,无法为其金边飞行情报区发布SIGMET,这既不利于民航飞行安全,又制约了柬埔寨及周边国家民航的发展。于是,在国际民航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协调下,自2009年6月起,中国民航承担起为柬埔寨金边飞行情报区制作和发布SIGMET的职责。这是国际民航组织亚太地区在航空气象双边合作的重要尝试。
“中国民航正经历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柬埔寨民航也正值发展的重要阶段,两国无条件的互相支持与帮助在此时显得弥足珍贵。”民航局空管局副局长文学正在移交仪式上强调。此次中柬民航气象部门的深入合作,是中国民航气象应对国际航空气象发展挑战、扩大我国在亚洲航空气象服务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为建立亚洲危险天气咨询中心及亚洲航空气象中心奠定了基础,对中国民航强国目标的实现以及国际民航组织提出的全球航空运输安全高效运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简短报文背后的“大工程”
2009年5月,民航局空管局与柬埔寨民航部门签订了为柬埔寨代发SIGMET的双边协议。自当年6月1日起,我国将为柬埔寨金边飞行情报区制作和发布SIGMET,由此开启了十一年的SIGMET代发工作。这项工作具体交由民航西南空管局实施。
一串短短的英文字母组成的SIGMET看似简单,但它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对航空安全至关重要,对预报员的能力也是极大的考验。首先,SIGMET对预报员的功底是全面的考验,天气瞬息万变,发不发、什么时候发、发多久,这些都需要专业知识和常年实战经验的支撑。其次,对金边飞行情报区的气候特点缺乏系统的了解,也缺少来自柬方的实时监测反馈,需要不断进行总结提升。
为开展好这项工作,中国民航空管部门选派业务能力较强的预报员承担此项任务。十一年来,预报员们利用现有的气象资料,不断总结学习,同时与柬埔寨民航气象预报人员开展技术交流,一点一滴地了解柬埔寨金边飞行情报区的重要天气特征和影响系统,密切监视金边飞行情报区的重要天气,依靠高度的责任心和扎实的预报技能,从细节入手,把每一份SIGMET都做到至臻至美。
2017年11月,热带气旋“达维”移入南海并迅速加强为强台风,很可能会影响金边飞行情报区的飞行安全。“作为内陆地区的民航气象部门预报员,热带天气系统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但是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把热带地区典型极端天气的特点和预报方法都认真学习总结了。”西南空管局气象中心预报员林莉回忆说。虽然当时林莉已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成熟预报员,但在实战中遇到不熟悉的天气系统她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最终,凭借多年的经验和扎实的预报功底,她准确地制作并发布了SIGMET,对金边飞行情报区的航空器活动进行了及时提醒和告警。十一年来,诸如高空颠簸、雷暴等极端天气在金边飞行情报区频繁发生,中国民航气象人员都认真、高效地完成了重要天气的监视预警工作。
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
作为发展中国家,柬埔寨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气象探测设备更是屈指可数,气象基础数据资料十分缺乏。气象卫星资料是制作SIGMET的重要参考,此前,柬埔寨民航气象预报员只能参考国外网站上零星的卫星图片进行预报,资料的实时性和有效性都无法保证。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中柬金边飞行情报区重要气象情报发布职责正式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