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航空公司负责此批学员招募的负责人李革介绍:学员们将在这里进行先期的美式英语强化训练,再参加由春秋航空公司聘请的国外航校教师授课的飞行原理等基础知识学习。春秋航空公司的教员也将参与到培训科目中,进行全程跟踪,确保培训质量。最后,将对学员们进行考核,通过的学员将送往国外航校进行学习。
4、东海航空:公司担保银行提供贷款
另外一家民营航空公司东海航空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也招自费飞行员,费用以公司做担保银行提供贷款的形式支付,以后在进入公司工作后用工资偿还,至于费用的具体数额则还没有确定。
5、奥凯航空:可公费也可自费
在多种招飞办法之中,比较有特色的是奥凯航空。奥凯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和其他民营航空公司一样,他们也有大学毕业生、英语等级、身体条件等要求。成为奥凯飞行员所需要的总共48万元培训费中,有25万元是必须由学员自己承担,并且没有航空公司出面担保和贷款。而剩下的23万元培训费用,可以选择公司支付或者自理。如果选择公司支付,那么培训完成拿到牌照后就必须和公司签定一份终身合约,而如果选择自理,那么就可以少签一些年限,但所签也不能少于10年。
奥凯的负责人同时向记者介绍,目前这种模式已经比较成熟,公司计划每批招20人左右,然后送到加拿大进行9~14个月的培训,学完拿到牌照后就可回到公司工作。
6、东星航空:公费培训后需签长约
记者还了解到要当飞行员,公费模式依然很有市场,但未来可能逐渐会慢慢淡出。东星航空的招飞负责人表示,该公司目前没有自费形式,只有公费形式。条件是应届大学生,英语要求六级,面试通过后公司出钱送到美国,加拿大培养。费用由公司出,回来后需与公司签定一份长约。但是该负责人同时告诉记者,以后会慢慢过渡到完全自费。
吉祥航空负责人表示他们也只有公费的模式,招进来后公司掏钱送南航大等飞行学校培养。
自费潮流下无法掩盖的事实:
飞行员紧缺伴随着航空业危机,航司缺钱
如果你能结合航司招聘自费生的大环境、大背景,你便能读懂,搞自费招飞的起因也许很简单,航司缺钱,就是为了省飞行员培养的钱。而为了让自费在公费为主流的民航招飞中有市场、卖座儿,航司便给出一些对等的放宽政策,例如前文提到的15年合同自由身以及低廉的违约金。
非典时期,中国民航在全球航空业首当其冲,遭受了巨大的亏损。
非典爆发前的2002年,中国民航运输规模在全球排第五位。2002年,民航总局为避免恶性竞争,将全国的国有航空公司合并为国航、南航、东航三家,加上股份制的海南航空,形成了四大航的行业格局。
在非典爆发后的2005 年,为振兴国内航空业,《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试行)》施行。政府鼓励民营资本投资民航业,放宽航空准入政策——于是奥凯航空、春秋航空、东星航空、鹰联航空等多家民营航空公司纷纷进入民航市场。
受益于低成本模式和精细化运营,春秋、奥凯、吉祥等民营航司,在2008年经受住了金融危机和油价大涨的冲击,活了下来。而同期成立的多家民营航空公司却因为资金链断裂而未能走出航空业寒冬。
在2008年前后,全球爆发了金融危机,北京承办了08年奥运会。作为全球经济风向标的航空业,中国民航业全行业巨亏280亿元人民币,也是中国民航业30年来的最大亏损。
在2008年到2013年间,飞行员需求,已是制约各大航空公司扩大飞机机队的“瓶颈”。按中国民航总局“十二五”机队发展规划,到2015年,中国飞行员缺口将扩大到1500名。南航、川航、深航、奥凯、春秋、厦航等诸多国内多家航空公司在这个时期宣布招收自费飞行员。似乎,自费飞行员将是未来各大航空公司弥补公费飞行员资源不足的有效方法。
我们结合大背景可以看出,自费飞行员招聘是伴随着民营航司崛起、飞行员流动受冲击以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波及的航空业危机而来的。从经历过这段历史的老招飞人口中,我们也印证了这一点:航空公司搞自费,一是公司缺钱,二是飞行员当时跳槽的多,发展的话还很缺人。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中国航空公司十余年自费飞行员招飞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