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航线限制模式下,双方政府之间本着对等原则,约定各自准入的航司、航线及其频率。再有各自民航管理当局决定哪一家航司来运营航权下的线路。中美之间自1980年签订《航空运输协定》(“协定”)后,一直就采用的是此种模式。此后,双方对该协定进行了多轮补充修订,不断扩大中美之间所允许的航线数量。
在疫情爆发前的今年一月,中美之间依据该协议每周有高达325班的定期航班。
依照国际惯例,双方在协定中约定了如下原则:
· 遵循相互尊重独立和主权、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友好合作的原则;
· 认识到双方按本协定应在权利和利益方面享有合理平衡的重要性。
协定第12条第二款约定如下:
根据本协定前言所规定的原则,各方应采取一切适当措施,确保双方指定空运企业在规定航线上经营协议航班时有公平相等的权利,以求得机会均等、合理平衡和相互有利。
在实际运营中,虽然会因为航司经营和竞争等因素出现中美执飞航班不对等的状况。例如,美联航之前就自行决定停飞了杭州、西安两条二线洲际航线,但双方在不同等级城市之间的航班安排资格一直保持着对等原则。
航空运输协议解决的只是资格问题,实际运营中,也会出现一方使用不充分的状况。
客观看,目前的“五个一”政策所造成美方无法取得中美航线运营资格,所产生的客观效果确实与协定所约定的不符。这一点从民航局对美方“考虑取消基准时间”限制的回复中也能得以印证。
04、美方的决定可能产生事与愿违的效果
从该决定中,其实还透露出了另一个大家揣测多时的疑惑。5月14日由国航提出申请的多趟包机航线一直未能得到美方交通部的批复,导致相关航线延迟或取消,可能不仅仅是航司提交申请时间的问题,也可能与目前的复航审批争议相关。不排除美方故意为之的施压手段。
图、国航的6条包机航线上周公布时,还是等待批复的状态
但由于此类包机审批,根据交通部规定,有7天的公众咨询周期,是否真的是基于目前报告航线计划决定相同的原因,还不得而知。最早也需要等到26日,美国交通部公布前一周航线计划决定时,才能一探究竟。
面对目前中美航线巨大的需求和利润,美方急于希望恢复申请的原因也不难理解。但采用延迟包机审批以及拿取消中方目前执飞航线相威胁的手段,此刻反而会使得目前的局面,在中美争端不断升级的大背景下更加复杂化。
昨天就有媒体曝出,民航局已经批准了美方航司的6月中美航线计划。没过多久就被证实是假新闻。
的确,在当下背景下,美方刚采取措施,要求中方承运人报告航线计划,民航局更无可能马上松口。一旦这样做,反而更显示出自己的示弱心理,从战略战术上都是不可取的。因此说,美方此举,我认为进一步激化双方矛盾而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未来中美民航当局之间又将如何互动,既是双方的智慧的体现,同时双方间坦诚的沟通更显得尤为重要。回到理性、客观的态度相互沟通协调,才能使更多的航班服务于中美之间。
本来可能只是一个制定政策时的“无心之过”,却在目前复杂的中美关系中,衍生出了如此多的事件,也间接反映出双方目前的相互不信任与矛盾之深。
不管中美在政治上如何在航班审批问题上角力,希望双方都能以乘客利益作为最重要的出发点。神仙打架,受伤的还是等待回家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