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隼
一种仿佛只在草原
才能一睹真容的猛禽
如今在首都机场
当起了“保安”
它们抓捕会破坏机场地面的野兔、鼠类
驱赶空中的鸟类
为飞机的安全起飞、返航
保驾护航
今天
看一看这猛禽的职业“鸟生”
以“鸟”攻鸟
民航有关部门介绍,今年以来,鸟击事件发生数量较往年同期呈明显上升趋势。仅8月、9月,华北地区就连续发生70余起地面保障原因引起的鸟击不安全事件,部分鸟击事件还造成了飞机的损伤。
因此,民航管理部门用“形势严峻”来表述这一现状,并做出专项部署,要求各机场高度重视鸟击防范,充分认识到鸟击对飞行安全,特别是航空器起降阶段安全的重大影响,以最高标准做好鸟击防范。
鹰
在防范鸟类对飞机带来威胁的过程中,首都机场率先选用“以鸟攻鸟”的战术,通过使用猛禽鹰隼,实现有效驱鸟。
这在我国,还是首次。
关于鹰隼,我们知道,鹰隼不是指某一种特定种类的鹰,而是一个用来泛指凶猛鸟类的双语词汇,其中的鹰泛指小型至中型的白昼活动的隼形类鸟,而隼指的是一种处在食物链顶端的、除了鸮形目以外的所有肉食猛禽,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单独活动、飞翔能力强,是视力最好的动物之一。
隼
正如这次引起社会关注的首都机场“鹰隼保安”一样,鹰隼总是在天赋上表现出让人叹为观止的专业性:休息时,它们有模有样的戴上可以遮住眼睛的帽子,仿佛那种电影里才有的精英。等到帽子摘下,鹰、隼 一起飞奔向天空,凶猛的劲儿一览无余,所到之处的其他鸟类四散奔逃……瞬时为飞机起飞、降落清场。
鹰
甚至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鹰隼还会主动避开飞机飞行的高度,完成任务后,自动回到饲养员的手臂上。等候下一次执勤。
机场安保工作中,凶猛敏捷,有着利爪的鹰更适合捕捉;隼飞翔能力强,视力也好,更适合盘旋侦察,这群特殊的“职场精英”演绎着人与自然的默契配合。
鹰隼的驯化
当然,鹰隼能驱赶鸟类和兔鼠是因为天性凶猛,那它们自动回到“岗位上”并服务于人类,这就有赖于训鹰师的努力了。
关于驯鹰师,我国自古就有。北魏权力机构,就设有专门的“鹰师曹”负责训练鹰隼,这也是我国出土文物的证据中,最早的关于驯化鹰隼的记录。而作为证据的就是南北朝时期的猎鹰坐俑,可以据此确定,在那时,猎鹰就已经为贵族狩猎的辅助猎手了。
隼
鹰隼是权贵人员的宠爱珍玩,那么,训练鹰隼的人员自然不会少。这种驯鹰师一直延续到现在。在新疆的喀拉布拉镇,有一位63岁的哈萨克族老人艾斯拉力,他是家族的第三代训鹰师, 根据艾来达尔老人的叙述,他的爷爷是家族中第一个驯鹰能手,父亲和他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驯鹰。
鹰
在近40年的时间内,艾来达尔老人驯养了7只鹰,运用牛皮制作的长手套、给鹰眼戴的皮眼罩、链两只鹰爪的皮制脚绊、皮绳、放在马鞍上支撑手臂的鹰架等工具,施展捕鹰、熬鹰、喂鹰、放鹰等技艺,并且还要掌握驯鹰和养鹰的季节性,还要求驯鹰人必须有很好的腕力和臂力,且胆大心细、骑术精湛。
如此一来才有可能训出合格的鹰隼。
相互“成就”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一群鸟“以鸟制鸟”,国内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