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不要小瞧一份20多块钱快餐对于成本的影响,国内三大航从每名乘客手中净赚的也就是这个数字而已。
1919年,一战刚结束,整个欧洲百废待兴,英国军火商亨德利·佩奇公司(Handley Page)一时间没有生意可做,只好将一批轰炸机改成了客机,准备经营从英国前往欧洲大陆的客运航线。
那一年10月11日,一架改装后只能容纳十来个人的飞机从伦敦前往巴黎,因为刚好是中午,所以飞机上准备了一些简单的食物,包括三明治和一些水果,售价为每盒3先令(1英镑等于20先令)。
这是历史上记载的第一顿飞机餐,距今刚好100年。
飞机餐的奢侈程度在上世纪60年代左右达到顶峰,头等舱会提供银质餐具、龙虾、现切火腿、鱼子酱和无限续杯的香槟、红酒;经济舱也不差,烟熏三文鱼、鸡蛋布丁,种类多的令人眼花缭乱。
上世纪50年代北欧航空的飞机餐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飞机餐同样花了不少心思。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茅台酒、中华烟、大白兔奶糖这样的“顶级奢侈品”飞上了万米高空中,成了飞机餐的一部分。
直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很多国人眼里,飞机餐已经就是航空“标配”。但是,这一多年形成的固定思维却在最近遭遇到了“挑战”。
01 拿20块钱的盒饭“开刀”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关于飞机餐“缩水”甚至被取消的抱怨声越来越多,而国航上个月的一则公告则将人们的不满情绪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根据国航8月23日发布的《客舱服务调整公告》,在实际飞行70分钟以下的航班上,只发一瓶水;在70分钟至2小时的航班上,餐食种类调减为不需要回收的食品。换言之,鸡肉饭和牛肉面将会被汉堡、三明治或者是饼干所替代。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飞机餐简史,国航的烧饼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