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的雷击防护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 线束屏蔽
▶ 接地端
▶ 复合材料扩展部分的箔片、线束、铝焰喷涂、内置金属线条、金属舷窗框、分流条、金属箔衬、涂层的玻璃纤维织物以及粘贴的铝箔。
飞机受到雷击后应该采取的措施
飞机可能在飞行员毫不知晓的情况下遭到雷击。如果飞机遭到雷击,且雷击是显而易见的情况下,飞行员必须作出返航或是备降检修的决定。
通过了解飞机受雷击的机制以及飞机的雷击部位,技术人员可以发现并鉴别飞机受到的损伤。技术人员需要知道的是,飞机遭到雷击后可能不会有相应的报告出现在飞行记录本里,因为机组可能根本就不知道飞机遭受过雷击。
因此对雷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可以帮助技术人员更有效地实施飞机维修。
鉴别商用飞机收到雷击的损伤程度
飞机遭到雷击后,电流的接触点和导出点的机身结构可能受到损坏。在金属结构中,雷击损坏通常表现为凹坑、烧伤痕迹或小圆孔。这些孔可能集中在一个区域内或围绕一个大区域分散。烧伤或蒙皮变色也表明飞机受到过雷击。
雷击对于飞机的直接影响可以通过其对飞机结构造成的损伤来鉴定,比如金属烧蚀、围绕紧固件的灼烧痕迹甚至是飞机末端的部件丢失,比如垂直安定面、翼尖以及水平安定面的边缘(如图5)。在受到雷击时,飞机的结构也可能受到冲击波的损坏。
△图5
另一个判断飞机遭受雷击的现象就是雷电对粘合带造成的损坏。这些粘合带在高强度电磁力的作用下会被破碎。
因为飞机从遭受雷击开始到结束时,其飞过的距离远远大于其自身的长度,所以电流进入点会在闪电再次与飞机机身接触时随之移动。 关于该项理论的证据可以清晰的从图6看到:沿机身有好多个烧灼点。
△图6
如果缺乏表面防护、或是保护设置不恰当或数量不够,雷电也可以破坏飞机的复合材料结构。这种破坏的形式通常是:油漆烧焦、纤维受损以及复合材料表层移位脱落。(如图7)
△图7
雷击结构损伤探测程序
如果飞机遭到雷击,那么必须对飞机进行检查以确定电流进入和导出位置。当维修人员在检视这两处的位置的时候应该仔细观察结构上所有可能的损伤。
在飞机再次投入运行前,对结构和系统受损进行状况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受雷击产生的烧蚀孔洞可能导致飞机释压或者产生裂纹。关键的系统部件在飞机起飞前必须得到适航性校验。
基于上述理由,波音公司建议在下一次飞行任务前飞机必须进行雷击状况检查以确保飞机处于适航的状态。
SAE宇航建议措施(ARP)5414对于飞机雷击区域进行了定义(如图8)。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关于雷击,有哪些值得学习的知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