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弹舱容量决定了空战的持久能力,歼-20的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
不过如果要用中推作为动力,整架飞机的几何尺寸都会减小,在核心的弹舱不许动的情况下,歼-20这样的侧弹舱自然就只能被牺牲掉了。这一思路其实在F-35的研制过程中也是一样的,只不过后者为了塞下升力风扇,不得已将最好的弹舱位置让了出来,并将两个分开的弹舱往外“挤”,显著增加了战机的宽度,这也是F-35最后不得已成为“肥电”的一个重要原因。
▲ F-35B的性能要求拖累了A和C型的性能,否则F-35会成为更强大的对手
当然这样一来,格斗弹也只能和F-35一样选择外置挂载,不过考虑到四代机空战的独特情况,中美在这一级别战机的空战想定,应该基本是相似的。
▲ F-35最后还是大大咧咧把格斗弹翼下挂载了
围绕着这个弹舱和发动机,整机的布局和设计框架也就差不多了,因为我军不需要这款战机垂直起降,还有能力为该机配备矢量喷口,在强化机动性的角度,中型四代机的可优化之处也有很多。至于价格,目前看来更多还是要依靠歼-20带动国内四代机相关产业的技术突破形成规模效益来省钱,这一点上美国F-35的生产成本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这一思路的可行性。
▲ F-35目前的飞离价格已经降到了相对低的水平上,其较高开支的主要是研制过程
虽然施佬早年也对F-35在研制中的反复拖沓和经费超支多家嘲讽,但从目前战机采购的飞离价格(更加接近战机的单机成本)看,F-35并没有显著的比同样高配置的一些三代半战机贵出太多。如果国产四代机能够控制好研制成本的话,跳出“中型机陷阱”并非不可能。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中国第二款四代机并不等于FC31 弹仓尺寸与歼20看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