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的航空发动机,实际上多少还是有这个型号定生死的味道
当然这不是施佬今天聊的重点,以后有机会可以专门胡诌一番。
在国内的这些个机型里,沈阳这边和黎阳的合作其实并不少,这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是FC-31“鹘鹰”,另一个就是之前试飞的“利剑”无人机。当年参加珠海航展的FC-31还是一台毛发一台国发混装。这次来贵阳所的孙聪大家都知道,是歼-15战机后期的总师,王永庆则是歼-15的常务副总师,虽然黎阳之前也承担过太行舰载型号的研制,但那都是好多年前的旧事了,歼-15也不可能换中推,那么这次来贵阳所,毫无疑问就是和沈阳所研制的新一代战斗机有关。
▲ 沈阳和黎阳……大家第一时间就想到他了
在这篇短短的报道里,有一组相当重要的关键词是需要大家伙儿关注的:“飞发协调”、“飞发匹配”、“飞发融合”……当然对于发动机设计单位和飞机设计单位来说,他俩凑到一块儿主要的话题也就是这些。这其中比较传统的内容包括发动机吸气流量与进气道的尺寸的配合之类,进步一些的则比如扭转进气道以实现对发动机叶片的遮挡(实在没辙的话还能加个格栅什么的),至于更复杂的,可能就涉及到发动机与飞控系统、甚至火控系统的整合,也就是所谓的“飞火推一体”。
▲ 如果遮盖不好,就会被大家黑说你隐形不了
当然,既然是沈飞的四代机,同时还牵扯到了黎阳的中推,那么不管情感上能不能接受,一款相对歼-20更加中型的四代机,虽然还没有真正一锤定音,但在形势上也已经是八九不离十了。当然施佬个人并不赞成将新的四代机和“鹘鹰”划上等号,就好像“大黄蜂”和“超级大黄蜂”实际上是两块战斗机一样,这里面的差异早已不是单纯对原设计进行改进就能得到的了。
▲ 两种“大黄蜂”的区别,可能就和051和051B的区别一样大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中国第二款四代机并不等于FC31 弹仓尺寸与歼20看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