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让人唏嘘不止。
伊尔-76,能有多“溜”?
苏联解体,苏联航空工业的整个体系也随之崩溃。在运输机制造领域,尤为明显。城头变幻大王旗,安东诺夫设计局、伊夫琴科发动机设计局和基辅航空工厂都留在了乌克兰,但是乌克兰手头没钱,这些厂子和研究单位基本经营不下去。除了基辅工厂,安-124另一个生产单位是乌里扬诺夫斯克航空工业公司,也就是后来的“俄罗斯之星”。
应用伊尔-76的经典场景
俄空军伊尔-76
怀旧,涂苏联国旗的伊尔-76民航客机
部分军用伊尔-76MD还保留着尾舱炮塔
苏联解体后相当一段时间,伊留申设计局的伊尔-76成为俄罗斯空军的唯一选择,并为濒临崩溃的俄罗斯经济换回了宝贵的外汇硬通货。伊尔-76的定位类似于美国的C-141。在1967年概念刚刚形成的时候,这种运输机载重为40吨的航程要达到5000千米。伊尔-76于1971年首飞,装4台彼尔姆D-30KP-2型涡扇发动机,货舱长宽高尺寸分别为20米、3.4 米、3.4 米,除长度赶不上C-141,确实比后者要宽敞,这使得它可以运输BMP系列步兵战车。
据说,苏联解体前,阿富汗战场上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中国运输机的近亲?美俄欧重型运输机三国演义——俄毛大雪满天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