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业“心脏病”问题由来已久,歼-10、歼11、歼-20、歼-31战机,甚至教练-10战机、运-20等先机战机都曾经严重依赖国外发动机,
今年以来,关注航发的好消息不断。不久前,俄对外公布了2017年度武器出口清单,其中交付中国苏-35战机10架、卡-32直升机6架,以及批量交付D-30-KP2和RD-93航空发动机,唯独没有向中国提供AL-31F-M1/M2发动机的记录。
近年来,歼11B、歼-15、歼-16等中国“侧位”家族普遍换装了涡扇-10系列发动机,并经受了训练、演习的考验。
2017年,四代半机歼-10C直接装配了涡扇-10B,它比歼-10系列之前使用的俄制AL-31F发动机要优异的多,可靠性更好,使用寿命增加了三分之二,同时在可靠性方面也要稳定的多。
同时,我国大涵道比发动机涡扇-20的研制工作也进展顺利,民用版本长江-1000AX验证机也已开始测试,涡扇-20极有可能与轰-20隐形轰炸机同时服役。美媒表示,中国在未来五年内,将会在军用喷气式发动机领域逐步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
十多年来,涡扇-10系列发动机经过多次改进,推力从涡扇-10的12.5吨提高到了涡扇-10A推力达到13.2吨,寿命达到3000小时以上,大修间隔达到1500小时,而全权数字化操作系统涡扇-10B发动机推力更是提升到了14吨级别。目前,歼20战斗机配备的涡扇-10C,是在涡扇10B改进版本。
2017年3月,工程院院士陈祥宝透露,歼-20战机即将配备国产发动机。果然在当年9月,就传出了两台国产“太行改”发动机的歼20成功进行首飞的消息,这个“太行改”就是涡扇-10C发动机。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2019年,中国航空发动机自主“元年”,不再被“卡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