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石:请于总分享一下广州大湾区机场群里面,也是一个重要的枢纽,广州在机场群中如何发挥竞争和优势,也请您谈谈枢纽和机场群的竞争。
于洪才: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国家战略,包含九市两区,主要是广州、深圳、珠海、中山、惠州、肇庆、江门、香港、澳门两区,目前大湾区总共有6个机场,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区域,这6个机场的特点,可能大家也都知道,多枢纽、多核心。广州、深圳、香港三个机场的吞吐量超过了1.8亿,占整个大湾区吞吐量的超过90%。
所以针对这个特点,就机场群的竞争优势提升问题,我想说两点意见:
第一点,提升整个机场群的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我刚才说的各个枢纽机场要提升自己的三度包括三合的优势以外,目前整个大湾区的机场群核心还是协同发展的问题,有序竞争的问题。因为三个机场都是枢纽机场、核心机场,所以急需要对整个大湾区的机场做一个统筹的规划,合理的定位,分工不同,向不同的方向发展,提升各自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点,增强整个大湾区,我们过去叫珠三角区域一些资源的配置,我们整个珠三角,虽然我刚才说的目前在6个机场,实际上是整个广东,按照广东省的规划,刚刚定位了5+4这么个机场规划,主要核心就是广州、深圳、珠海、惠州,刚才那位领导说的是深圳二级机场,因为它离深圳比较近。
另外第五个机场,目前广州正在推进前期工作的珠三角新干线机场,5个广州的主要机场。另外还有4个支线机场,汕头、湛江、眉州和韶关机场,所以这9+4这么个机场,整个布局有序的竞争包括航线的一些分配,航点的布局我觉得都非常的重要。
如何能够把9+4这么个机场布局和港澳两个机场协同发展,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第二个方面,我想讲一下如何疏解枢纽机场的非枢纽功能,目前广州机场也好,深圳机场也好,包括国内的一些机场,实际上枢纽机场里面的非枢纽功能也是非常强大的,同时它就影响了枢纽机场的一些正常发展。
像我们广州有4个支线机场,未来会有更多的,目前在建的又有2个,所以如何和广州、深圳这些枢纽机场配套发展,支线机场的非枢纽功能能够让这些支线机场也能够同步发展,我觉得也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说到底,我说的是核心问题,刚才有一位也提到,民航局出台了一个协同发展的一个规划,我们可能是大湾区也急需要这么一个协同发展的指导性的意见,才能够真正把整个大湾区的机场群的发展定位好,健康的发展,迅速为大湾区城市群的建设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谢谢。
罗石:之前也了解到邵所长对大湾区这边研究的也比较多,您也可以谈谈您这边学术研究方面的观点,比如说深圳的发展。
邵凤茹:感谢我们罗分析师做了大量的研究,其实关于大湾区民航的发展,我在这里想首先先说一句话,大湾区的民航市场的体量是足够大的,湾区内的机场只要自身肯努力,一定能够吃饱,而且再努努力我相信还能吃好,这是我要说的第一点。
为什么这么说?其实刚才于总在他专题的讲演中已经介绍到了,大湾区的整个客运市场的运量,去年排在整个全球都市圈、机场群运量排在首位,是2.02亿人次,那么货运将近800万吨,700多万吨,那么在全球大都市圈的货运量也排在首位,而且相当于伦敦、东京,整个几个都市圈货运总量的总合。
而且它的GDP已经突破了百万亿,这样的一个量,我想足以支撑大湾区整个民航各个机场的良好发展,去年7月24号,冯振霖局长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叫《推动城市群和机场群联动发展》,冯局长在这篇文章中也指明了,我们建设机场群,在整个推动城市群的发展也指明了方向。
我想大湾区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应该每个机场能够发展的很好,只要自身很努力,这是我要说的第一点。
第二点,刚刚我们小罗也提到了,关于深圳机场,可能让我稍微说一点,刚刚于总是站在广州机场的角度,我作为一个第三方站在深圳机场的角度。整个大湾区现在非常明显的趋势就是三足鼎立的格局,于总也提到了,多枢纽的发展,香港、广州、深圳,这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经非常巩固了。
珠三角机场群整个的体系,我们说就是一个多合发展的体系,准确的说就是三合发展的体系。作为深圳而言,近年来发展速度非常快,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它身嵌着中国对外改革开放的创新发展的基因,那么深圳的GDP去年首次超过香港,上半年也突破百万亿。
这样的发展势头,对我们深圳民航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在这里,深圳特别是近两三年的国际航空运输市场发展速度非常快,去年深圳机场新开的国际航线的通达城市就16个,今年有计划新开的国际航线是19条,目前已经正式通航的有8条,到现在为止,已经有计划开航的有9条。
计划的19条航线现在完全落实的已经有17条国际航线了,它的增速非常快。随着深圳机场的二期和三期的建设,还包括深圳浮游码头,一个空海联运的对整个民航的支撑,我相信深圳机场在未来的发展是非常好的。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空港关注:打造以航空枢纽为核心的机场群整体竞争优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