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很多人把它跟电的发明相提并论,并将互联网时代称之为一次新的工业革命。2018年1月19日,民航局空管局职工网络大学(以下简称网络大学)正式开学,面向系统全体职工开展在线教育,标志着“互联网+教育”在空管的落地。它会引发怎样的“化学反应”和深刻变革?让我们点击网络大学,触摸它的存在。
跨时空的新教育
新年伊始,值守在雅布赖导航台的张永文一边听中央党校曲青山教授讲课,一边认真做着笔记。这对于别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买本书都要去120公里外”的雅布赖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导航台距离内蒙古空管分局,有1100公里,参加学习对他们来说是种奢望。现在,聆听大师教诲已不是梦想。以台站为家的张永文把自己的时间概括为3个1/3,1/3在值守,1/3在课堂,1/3在生活。在他看来,网络大学将他从“沙漠”带了出来,走向了北京,走向了世界。
触摸空间,教育大道无疆。此时此刻,千里之外的黑龙江海清、云南耿马、新疆莎车、海南三亚……全系统400多个台站,近千名“值守人”,也在网络大学的课堂上,学习着他们喜欢的课程。
“《做新时期合格空管人》是我最喜欢的课之一。”莎车导航台职工刘文利谈到,这门由空管局局长、网络大学校长车进军讲的课,不仅为他指明了前进和努力的方向,还让他和局领导实现了“零距离”接触。
触摸时间,学习聚沙成塔。与教室的“固定”教育相比,网络大学赋予了教育更多的灵活性。工作之余、生活之余……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知识,“终身学习”“知识为了发展”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原来学习只是为了‘谋饭碗’,现在学习是为了‘追梦想’。”耿马导航台的“职场老兵”查建勇由衷感慨,并期待下一期的“深造”,也期待“在线学习”到“移动学习”的迭代升级。
未来会怎样,只要你敢想象。教育会怎样,企业发展就会怎样。
此时此刻,职工网络大学已将教育的“三维空间”再造,打破了传道授业的空间资源限制——校园围墙被“推到”,课程被“订制”,作息更“灵活”。空管职工教育,已与全社会处在同一平台,并助力空管事业向着更高更远的明天迈进。
让教育的“鞋”更适合空管的“脚”
空管的“产”和“教”缘何能越走越近?
触摸现实,网络大学给出答案。
——“努力让所有人都喜欢”。
6月底,网络大学第一期常规班结束。虽是第一期,但课程设置上却包含了“业务百科”“道德讲堂”“文化园地”“科技博览”“法制天地”“榜样之家”等多个板块,尽可能满足全系统2万余名职工的“口味”。空管分管制、情报、通导、气象等多个专业,运行中各有分工或交叉。网络大学社交化的“众帮”表现非常明显,2万人的讨论区成为“谈武论道”的平台。
“翻转课堂”,让学习由“套餐”变成了“自助餐”,也让因材施教变成现实。在前期调研中,很多同志反映自己的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足。于是,网络大学安排了《压力与情绪管理》课程。据统计,目前《压力与情绪管理》的点击量已近3万,学习时长超8万小时,五星评价7000余条。
——“网络大学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互联网+教育”会产生什么?是智慧。什么是智慧?比如反馈优化。一道题目的难度、效度是否合适?对一道在网上被做了上万遍的题目而言,网络大学后台的大数据会告诉你,某选择题4个选项中,有上万个学员没选C和D,这说明C和D是糟糕的选项。如此,内容生产者就可以优化内容,提高命题质量,从而推动改进和变革。
不难预见,不久的将来,网络大学能够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做学习环境和个性化课程,进行定向“靶标式”推送。比如:管制英语考试前两天,学员收到网站推送的一则消息,提醒他观看某个复习视频,这样他将有85%的概率在测验中正确解答。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互联网+教育”,在空管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