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空难坠毁的B-3130号飞机
图片来自Airliners.net 摄于2009年
河南省政府这次的反应速度比出资时迅速了太多太多!8月27日晚上,就在空难发生的第三天,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公告,声明河南省并未出资也未参与经营,认定“鲲鹏航空”使用“河南”字号造成公众误解,给河南省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决定撤销鲲鹏航空有限公司将企业名称变更为河南航空有限公司的登记行为,恢复其原有名称,即“鲲鹏航空有限公司”。当时还没有微信,但是各种评论认为这一事故严重影响了河南形象。伊春空难将河南民航的悲剧历史推向高潮,不仅损失了生命与财产,也“丢了人”。
无论是叫“鲲鹏航空”还是叫“河南航空”,空难发生之后,这家“河南人2nd自己的航空公司”都没有再投入运营。飞机在郑州机场闲置很多年很多年之后才最终出售。李泽源在2013年因挪用资金罪被判入狱,将服刑至少到2028年。深圳航空改由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和深圳市政府所有。此次空难引发的“一地鸡毛”之后,河南民航业恢复至仍旧“只有一家南航分公司”的基本面貌,业内戏称“一亿人拥有半个航空公司”。
虽然只有“半个”航空公司,但随着经济发展,河南民航业不断创造记录。2011年底,新郑机场客流达到1000万,成为全国第20个年客流突破1000万的机场。2016年12月,新郑机场用了五年时间将客流翻番至2000万人次,排名全国第15。2017年,新郑机场客流超过武汉、青岛和长沙,位列全国第13名。而且,由于富士康2010年在郑州建厂,郑州成为了全球苹果产品供应中心,一架架满载着苹果手机的747货机从新郑起飞,直接将新郑机场的货运量提升到了全国第七名,除北上广深外,货运量仅次于成都和杭州!
注:以上“全国”均未包含港澳台数据
“到郑州拉苹果”的卢森堡747-8货机
图片来自Airliners.net 摄于2017年
在这种情况下,2014年9月19日,国资委宣布由河南民航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新的河南航空”。名称叫做“中国南方航空河南航空有限公司”,去掉了原来“分公司”的“分”字。因为涂装和运营一切未变,绝大多数河南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个改变。可能在河南人眼里,这只是“左右口袋”的把戏,并不能算是“河南人3rd航空公司”。航空业是交通运输中很特殊的一个行业,看着别人在自己的地盘上飞来飞去地赚钱总不是很舒服,所以要平衡资金,“门户开放,利益均沾”。
富起来的河南人民有很大的出行需求,当然也包括出国旅游的需求。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近20家海外航空公司开通了直飞郑州的航线。特别是东南亚地区,越南、泰国、柬埔寨和新加坡,现在都有直飞郑州的航班。
柬埔寨吴哥航空的A320飞机在郑州
图片来自Airliners.net 摄于2017年
然而河南毕竟地处中原,十字型高速铁路网通达全国,国内乘客乘坐火车非常方便。在这种竞争下,民航发展还是受到了一些影响。例如在机场建设方面,河南省全境至今只有郑州、洛阳和南阳三座城市有民航机场。位于信阳与驻马店之间的明港机场本月12日刚刚开始校飞,位于安阳与鹤壁之间的瓦岗机场也还在建设之中。在“机场数量”方面,河南仅仅与宁夏持平,甚至不如已经拥有“三个半民航机场”的海南省!
河南机场不仅少,而且还“不赚钱”。除郑州机场外,洛阳和南阳机场2017年只有平均每天2000人左右的客流,洛阳机场在2017年还出现了客流的“负增长”。洛阳市长曾在2008年提出过“鼓励公务员出差坐飞机”的政策,不知道会不会再度实施。在这种“悲情”的背景之下,信阳和南阳机场命运如何,也很值得关注。
但是洛阳机场有个很好玩的现象,虽然客流不多,但“洛阳北郊机场”的起降架次一直在全国遥遥领先!业内人士都知道,因为这儿是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第三分院。“民航洛阳分院”是五个分院中规模最大的,有60多架教练机,每天飞上800个起落不成问题!但洛阳机场的北边是邙山,净空条件不能算是十分完美,当初为什么要从广汉迁到洛阳呢?其实也跟当初河南民航的“悲情历史”有关。洛阳机场1987年建成通航,但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没有航班,于是乎拿来当驾校——这跟珠海机场搞航展,正是一个道理。
因为只有一个新郑机场赚钱,所以听上去高大上的“河南机场集团”也只拥有新郑一家机场,跟“云南机场集团”或者“湖南机场集团”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在很多机场集团都将手伸向省外的今天,河南机场集团的发展多少也有一点点“悲情”。洛阳机场能活到如今是因为第三分院;南阳姜营机场则一直归南方航空集团管理,是南方航空的训练基地,基本上跟河南人没有什么关系。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生不逢时”还是“管理无方” 命途多舛的河南民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