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是最硬的标准。没有思想的时代,犹如没有舵的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5年多来中国民航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的根本保证。这一思想的实践意义,在于把中国民航的发展带到了新的历史方位,开启了中国民航的新时代。这一思想的历史意义,在于让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民航强国的梦想,让我们前所未有地有信心有能力去实现这一梦想。这一思想的理论意义,在于把握了民航发展的一般规律,借鉴了国际民航先进经验,为民航强国之路树立起新航标。
三、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民航强国建设。
新时代、新思想、新要求、新使命。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的十九大精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聚焦到扎实推进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和民航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上,体现在民航服务国家战略的作为担当上、保持航空安全的责任使命上和服务质量的持续改善上。
一是在服务国家战略上要体现民航新作为。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民航是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通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加快创新型国家,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动力源。当前,民航强国处在制约瓶颈攻坚期、基本特征汇集期、新领域开拓期。民航要发挥基础设施支撑力大、产业关联性和带动性强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全方位、多层次展现和体现民航战略产业的影响力、创新力、辐射力和驱动力。服务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方面,落实鼓励民间投资政策措施,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项目,务必使民间资本进得来、能发展。要加强适航审定工作,在去年中美适航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双方航空产品实现全面对等互认的基础上,要继续全面深化中欧、中俄、中加适航合作。支持国产大飞机和支线飞机发展,培育纯国产飞机公司和机队,推动我国航空产业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服务制造强国。服务创新型国家方面,推进国家空域体制改革,系统做好全国空域规划、分类,解决繁忙地区空域紧张问题。支持依托大型航空枢纽发展临空经济、自由贸易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开放低空空域,加快无人机、公务机等新业态发展,扶持通勤运输、医疗应急救援、通用航空+旅游等新模式,培育新增长点。努力建设“平安、绿色、智慧、人文”为特征的现代化机场体系和“强安全、强效率、强智慧、强协同”的现代化空管体系,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合理分工,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科技支撑。服务对外开放格局方面,要利用我国有世界上最大中等收入群体优势,发挥民航国际交往中的比较优势和先行作用,综合运用航权资源和双边协定,着力打造“空中丝绸之路”,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空中通航,构建便捷通达的民航国际航线网络,服务国家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服务京津冀协调发展方面,要建设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着力疏解首都机场非首都功能,如期建成北京新机场并投入运营,打造一流航空枢纽,使之成为国家发展的新动力源,加强京津冀地区机场分工协作和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在服务长江经济带战略方面,要加快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建设,支持武汉、重庆、成都等重点中心城市和其他支线机场协调发展,重点建设成都天府机场,加快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融合发展,坚持民航绿色发展和智慧发展,共同实现长江流域大保护。服务海南自由贸易区和自由港建设方面,重点解决辖区机场管理体制,推进空域精细化改革,推动通用航空试点,开辟更多客源目的地国际航线,坚持陆海统筹,依托三亚情报区,组建新的空管服务和管理机构,支持南海岛礁机场建设,服务国家海洋强国建设。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加快机场建设规划、项目储备和计划实施,完善财政经济政策,加快机场、空管等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特别是要加强老少边贫地区的支线机场建设步伐,加强民航对口援疆、援赣南苏区等扶贫工作,实施基本航空服务计划,鼓励支线航空和通用航空发展,为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任务贡献民航力量。
二是在服务国家安全上要体现民航新担当。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当前,航空安全发展处在战略机遇期、安全管理处于转型升级期、安全运行处于风险隐患交织期、安全环境处于全面防控期。要提高政治站位,体现责任担当。在服务国家总体安全体系方面,航空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土防空、国家应急体系的重要支撑。航空安全事关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安全,事关国家改革开放大局全局、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要始终从政治高度、全局角度去谋划,主动把航空安全纳入国家总体安全体系中去思考,对不安全事件“零容忍”,加强航空安全制度建设、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实现从运行安全、系统安全、行业安全向服务国家总体安全转变。在保持航空安全态势方面,航空安全永远在路上,没有歇歇脚的可能,也没有喘口气的侥幸。要实施分类调控、精准调控和相机调控,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发展、质量、正常、效率和效益的关系,保持合理的安全裕度,坚守“三个底线”,做到运行总量与保障能力、运行标准与安全裕度、安全管理目标与管理手段三个匹配,实现从主要依靠行政管理向基于规章符合性的安全绩效管理转变。在军民融合发展方面,航空安全是国家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要重点解决当前中小机场,特别是军民合用机场不安全事件频发等突出问题,坚持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坚持军为民用、民为军备并重发展,按照主动融合、全面融合和精准融合的要求,在“统、融、新、深”上下功夫,做到以地面融合促进空中融合,以空中融合带动地面融合,为国家总体安全体系和应急体系建设作出民航贡献。
三是在服务人民群众上要展现民航新境界。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当前民航服务工作正处在应对行业快速发展和保障能力不足的关键阶段、强化主体责任和协同联动的巩固阶段、推进管理创新和技术驱动的加速阶段。要全面提升服务品质,着力化解突出短板。坚持问题导向,以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以航班正常为重点,开展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要从信息告知、“无纸化”便捷出行、机场餐饮、行李服务、机票销售、航线餐饮、空中Wi-Fi、投诉受理等八个方面发力,全流程改善旅客出行体验。要全面提升服务标准,着力提高服务效率。要进一步修订安全事故征候标准、机场运行行业标准、航空公司运行保障标准和空管运行效率标准,为提高行业总体效率创造空间和条件。效率是质量变革的集中体现,要以构建“四个体系”为基础,实施高效的运行效率工程、优质的保障效率工程、空管指挥效率工程,千方百计同步同向提高航空公司、机场和空管的运行效率和运行品质。要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着力增强服务动力。要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增强外在推力。通过制定政策措施、加强监管督查、严格考核等手段,全面落实民航局提升服务品质专项改革任务。要落实主体责任,增强内生动力。要树立争先创优意识,总结推广厦航、山航获得中国质量奖、全国质量奖和首都机场、西安机场运行管理委员会成功经验,树立标杆企业,形成系统合力。要抓住战略机遇,增强科技助力。制定民航各专业、各领域高技术推广运用的工作指南和实施路线图,建立健全新技术产品应用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措施。应用先进技术手段,实施信息统一集中管控,促进数据共享,形成以大数据为驱动、以精准监管为核心、以评价指标为标准的现代化民航监管服务体系。
理论唯有“常新”,才能“常青”。我们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民航得到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全面加强民航系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民航强国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努力提升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努力提升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初步体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