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际新闻 >

时间:2017-10-30 13:11来源:人民网 作者:中国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最后的稻草?

日本制造信誉雪上加霜

分析人士指出,继高田气囊后,神钢的丑闻可能给长年来号称以质取胜的日本制造业信誉带来又一次巨大打击。不排除接下来日本车企或将展开大规模召回。

《金融时报》表示,这桩丑闻是对这家日本第三大钢铁制造商的一次重大打击,并且凸显出对检验和质量控制的更广泛担忧。不过,因此次造假丑闻而受到打击的可能不仅限于神户制钢一家企业。

以高质量著称的“日本制造”,近年来正遭受到一连串造假丑闻的打击。去年4月份的三菱汽车“燃效门”也令日本制造业企业的信誉备受打击。2016年4月,日本三菱汽车工业公司承认,企业在燃油经济性测试中夸大了汽车的燃油效率,美化了油耗数值。报告显示,三菱汽车修改燃效数据的行为已经持续了25年。三菱汽车不得已向日产公司寻求资金援助。

从东芝财务造假到三菱汽车夸大燃油效率,再到如今的神户制钢伪造产品数据,作弊现象似乎在日本企业界层出不穷。

“造假问题已成为一个可能会破坏国际社会对日本制造业信心的问题。”日经新闻称。

工匠没“精神”

日本制造形象要坍塌?

日本是“工匠精神”的发源地,他们的技术人员一直以精益求精著称。其实,“日本制造”一开始代表着质量低劣,当时日本有识之士经常批判本国产品。日本制造成为质量可靠的代名词,是非常后来的事情。至于如今人们津津乐道的“工匠精神”,则是从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发酵。

“一颗螺丝撑起了日本整个国家的经济”,日剧《半泽直树》中的这句话见证了“日本制造”的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然而,以质量信誉著称的“日本制造”近来却被一连串丑闻冲击,连作为日本经济支柱的老牌企业也跌入“黑洞”。日本文化羞于自揭或者揭人丑事,自家企业做到“家丑不外扬”,业界相互之间又保持不揭人短的“默契”,使得造假有恃无恐。

《纽约时报》评论,数十年来,日本制造业产品大多依赖神户制钢提供的原材料,神户制钢称得上日本经济的支柱。日本又向来以质量上乘的制造业傲视全球,但是,自高田公司的“气囊门”、日产大规模召回问题车之后,神钢丑闻是对有口皆碑的“日本制造”整体形象的又一次重创。

“日本制造”奇葩大盘点

●10月16日,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城市间高速列车正式在英国伦敦投入运营。但是,在该列车的首次服役中,就有乘客反映,高铁不仅出发晚点25分钟,在途中甚至出现了空调大面积漏水现象。据报道,该款车辆恰巧是用了近日神户制钢爆发的数据篡改丑闻所涉及的零件。

●2015年,日本陆上自卫队举行开放日活动,活动中一个重头戏是带让观众试乘90式主战坦克。90式主战坦克的生产商是三菱重工。可是正当观众们为坦克卓越的机动性叫好的时候,突然发生了尴尬的情况,90式坦克的底部突然开始泄露大量红色油液,漏了一地……维修人员进场检查了半天,最终才发现,漏出来的红色液体都是变速箱机油。

●商船三井“MolComfort”号集装箱船在也门外海200英里处发生事故,船舶从中间断成两截。“MolComfort”号集装箱船的生产商还是三菱重工,造价高达5亿美元,才用了5年……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神钢丑闻让日本制造“失神” 坑了至少500家企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