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30 13:11来源:人民网 作者:中国航空
从去年三菱公司爆出“燃效门”事件,到今年的日本高田公司因“问题安全气囊”事件宣布破产,再到如今神户制钢造假事件,这已是第三家信誉卓著的日本大企业爆出质量丑闻。
高田“杀人气囊”作恶在前
2016年4月,三菱汽车承认在油耗测试中采用不当手段,使得燃油经济性测试结果好于实际情况,涉及62.5万辆微型车。这成为三菱汽车自2000年隐瞒车辆缺陷以来的最大丑闻。
对日本制造业打击最大的或许来自高田问题气囊事件。高田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安全气囊制造商,因为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气囊,使大众、通用等汽车等公司被迫召回数千万辆汽车。这起事件被美国媒体称为“有史以来最恶劣汽车安全丑闻”,而高田公司也因此于今年6月申请破产。日本帝国数据银行称,高田破产案规模为(日本)制造业有史以来最大。
日产公司“强势补刀”在后
神钢危机尚未过去,日产质检造假事件再次扩大。上月末,日本汽车三巨头之一的日产承认,其在成车出厂检验环节中,大量使用无资质人员敷衍出厂检验手续。当地时间10月19日,日产汽车首席执行官西川广人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就无证人员进行新车质检一事道歉,并承认“20多年前就形成了惯例”。从10月19日开始,卷入质检造假的6家工厂全部停止向日本本土市场出货,并进行检查。
造假成常态?
这些年日企造假成风
5月18日,日本铃木汽车被爆出存在对燃效数据进行修改的嫌疑。随后,铃木汽车公司承认,这家企业从2010年起就开始用违反国家规定的方法进行燃油效率检测,涉及包括“奥拓”等微型车和小型车在内的16款车型,共计210万辆车。
同时,“神户牛肉”竟然也被传出造假!被喻为日本三大和牛之一的“神户牛”,在全球知名度极高,但在近日,有日本餐厅将“神户牛”餐点换成价格较低的“但马牛”卖给顾客。
2009年9月,丰田汽车因“召回门”深陷危机,其先后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召回的多款车辆,合计850万辆。据了解,召回范围内车辆的可变齿轮比转向系统(VGRS)的控制程序不恰当,方向盘打满后如果方向盘回轮速度过快,有可能短时造成与方向盘正中位置的偏离角偏大,造成安全隐患。
除了汽车制造业,日本另一大传统产业家电行业同样频遭重创。2015年7月,东芝深陷财务造假丑闻。审计机构给出的结论是,东芝应该下调过去5年的营业利润1500亿日元(约12亿美元)。今年初,东芝不得不宣布变卖闪存业务以求自救。松下、索尼、夏普等电子企业也遭遇集体“沦陷”。
造假大背景
急功近利不惜搞欺骗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电子产品开始在中国风靡,直到今天,提到日本制造,都是冠以精细、严谨的美誉。而索尼、松下、东芝、夏普、丰田等品牌也成为耐用、可靠的日本制造代名词。
然而近年来,这些日本名企纷纷走下神坛。东芝因资不抵债不得不断臂求生出售闪存业务、高田因问题气囊面临破产的命运,松下、夏普、索尼等企业陷入亏损、变卖身家的泥潭。
造假现象并非神户制钢一家,显示日本企业普遍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像东芝财务报告“注水”、日本饭店用进口食材冒充本土食材出售给消费者以赚取暴利等,都折射出这种急功近利的心理。
从经济大环境来看,经过“失去的20年”后,日本经济始终没能回到正常发展轨道,在这一背景下,日本企业进入较为艰难的生存期。为争取利益最大化、守住市场份额,不排除部分企业采取极端手段或欺骗手段的可能,这也反映出日本国内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安倍政府虽在国内力推“安倍经济学”,强调通过结构性改革,促进制造业转型,但是,力度和成效不彰,还给企业增加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