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时间:2017-10-14 13:43来源:中国民用航空网 作者:中国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相比之下,很多一度销售额很大的机票代理就没那么幸运了。比如海航在山西的授权代理只有30家(一年前这个数字是160家),其中有八成都是有一张没一张地在出票。

记者从南方航空(600029.SH)获得的内部数据也显示,去年7月后,南航授权的票代一共2500多家,比往年少了400多家,而从今年6月的代理人规模分布来看,原来主要依靠向B、C端平台供货以获取销量的大型代理同比明显减少,同时随着代理手续费水平的降低,以及运营成本的不断提升,部分小本经营的微型代理开始退出市场,而10万~500万级别的中型代理,尤其是10万~100万级别的代理人数量出现明显增长,他们大多也像龙之舟一样,直接掌握着稳定的客源。

“去年制定代理费新政时我们就有内部指引,要求各单位代理费向直客型代理人倾斜,支持那些真正有客户、为旅客创造价值的代理人。”南航销售部总经理李栋梁对记者透露,一年下来的结果是,销售秩序规范未对公司的机票销售造成明显影响,客座率和座收同比还都有提升,公司客服中心所收到的关于分销渠道的营销类投诉数量也下降了41%。

航司与平台:争夺真实顾客

多位航空公司的市场部人士也对记者透露,目前看来,一年来渠道管控模式的调整更多是将旅客从传统的机票代理、B端批发平台处移往了OTA、TMC、航司官网等真实的旅客入口,这也带来了航空公司直销比例的不断提升,目前与2015年国资委提出的“未来3年内三大国有航空公司的直销比例要提升至50%,代理费要在2014年基础上下降50%”的目标,已经相差不远。

不过,据记者了解,尽管三大航目前的直销比例同比均大幅上升,但除了航司官网、呼叫中心、自营柜台等自有渠道外,接近一半还是来自其在携程、飞猪、去哪儿等平台上开设的旗舰店。

在代理费新政实施的同时,携程和阿里等平台上的很多非自营机票代理商产品也同时下线,这与四大航所要求的“禁止机票标准产品的供应商销售模式”有关,这之后,平台们一方面直接与航司签署代理协议,销售自营产品,另一方面则在吸引航司在平台上开设“直营”性质的旗舰店。

“航空公司如果自己做官网、app等直销,要养技术团队、营销团队,还要维护服务器、防病毒等等,我知道的某大航前两年的百元机票销售成本是1.4元,而目前航司在飞猪上设立旗舰店是按照千分之几的交易额收费。”飞猪副总裁胡臣杰对记者指出,目前飞猪上航司自营店的数量已经达到70多家。

据记者了解,在飞猪等平台设立旗舰店,是由航空公司自己决定要卖什么,卖多少钱(舱位),以及卖给谁,飞猪等作为交易平台,收取的是交易费,不过每家公司的收费标准不太一样。

但多家航司也对记者透露,目前在平台上开设旗舰店支付的费用,比给传统代理的定额费还要低,这也意味着,如果单纯依靠航司旗舰店来运营机票板块,OTA和平台们获得的更多是产品丰富度和用户黏性,而并非能真正赚到钱,这也是最近OTA们被频繁吐槽在机票产品上绑定酒店、租车等优惠券一起销售还很难取消的直接原因。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5000亿机票市场变局,票代夹缝求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