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时间:2015-11-20 09:19来源:未知 作者: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主持人:非常感谢苏海龙秘书长为我们做的精彩演讲,他从圈层为我们提出了未来临空产业规划的问题,怎么样进行融合,提出了非常有深度见解的思路,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办法为我们做更深入的解读,会后希望大家有机会跟苏秘书长交流。下面有请AECOM副总裁张祺先生,为我们做机场在区域经济协同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与角色的演讲。

  张祺:各位专家,各位同仁,下午好!我今天简要汇报的是机场在区域产业培育和发展中的角色,分三方面,主要第一方面机场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关系。临空经济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新优势空间,上午的一些专家都提到了这一点,从迪拜、仁川等等,在机场周边的新兴产业,特别是现在提到知识经济新产业的优势发展空间,这有它的特殊性。刚才苏秘书长也提到了这种机场发展的圈层性包括基于机场客流、货流带来的机场核心产业、临空关联产业以及临空关联产业导致的一个影子产业,所以机场对临空产业的发展有不可缺失的促进作用。当然临空经济、临空产业的发展有一个发展阶段,我在不同的场合也提到一点,不是所有的城市所有的机场都可以做都市航空区、都市圈。分为临空产业区、临空经济区、空港城或临空都市城,学术上有不同的说法,我只是简单的区别,一个产业区、一个经济区、一个空港城。针对三个阶段,产业发展。每一个阶段对产业,对形成的经济载体驱动力是不一样的。临空产业区的驱动直接是基于跑道或者机场产生的产业集群,或者基于我们的货运产生的产业集群。在临空经济区这个发展阶段,要求会更高,像交通、土地、腹地经济的要素、城市经济的要素。空港城是和城市战略、区域战略相关联的多要素相关联产生的阶段。

  刚才提到临空产业发展的阶段,初级阶段强调区域交通的便利性,因为它是机遇航空运输的客运和货运,很多机场体现在货运方面,包括物流服务、临空制造阶段,产生阶段性的产业特点。临空经济区的所谓中期阶段,除了交通便利性,还有区域经济的支撑,还有机场的高效运营、区域交通的边界性、腹地经济,这里面除了产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包括生产性的服务业,现在国内很多大城市或者主要的二线城市,临空经济区大部分还是在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航空城或者空港城的发展,这种发展除了刚才提到的要素,还有很多的配套要素。我刚才提到从城市的发展、产业的战略、区域的发展战略,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群是一个核心的竞争力,城市群里核心城市实现的竞争力直接影响到航空城的发展,所以机场的发展和它密不可分,不仅仅是机场的因素,会产生融合的概念。有些临空经济区、空港城、都市城已经形成了文化性的、休闲性的高端的城市功能,都会在这个阶段体现。

  每一个发展阶段的驱动力不一样,产业区的时候是机遇跑道经济或者机场的发展,临空经济区是机场和配套组合的驱动发展,到了空港城很多时候是综合环境驱动主导。从目前来看浦东机场作为自由贸易区的一部分,当然我们在所有研究里,机场是一个最开放的平台载体。当每个阶段,不管是刚才提到的产业区的阶段还是经济区的阶段,还是航空城,空间上的布局是不一样的,大家非常熟知的是卡萨德(音)教授的圈层理论,根据我个人这么多年的经验,有两个基本观点,第一个观点,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能够建成航空都市区,航空都市区也不完完全全是按照我们圈层固定的发展,它其实是多方因素的,当然我不是说这里为了颠覆卡萨德教授的圈层理论,它应该有不同的布局的引导策略,这里列了一些产业,这只是通用的。从半夜布局的引导来看,制造业,空间布局更侧重于硬性的基础设施和区位交通条件的影响,而对服务业布局的集聚,它可能更多的是对人才、对政策、对平台软性的城市配套要求比较突出,对整个的圈层布局,基于大致的布局以外,有合理的特殊的廊道,总体而言现在遵循的是圈层布局的方式,但其实还有廊道,是在中国临空经济区的布局里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几个具体的案例。我选了四个案例,香农,临空自由贸易区是发展比较早的,也是国内做自由贸易用得比较多的,还有四个国内的机场,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机场,还有现在做的深圳机场。香农机场由出口转型转型位置矢型产业园的临空经济区,我们做临空经济区研究和规划的时候不会把它作为案例,但如果去过的和了解它发展的专家就可以知道,香农机场其实不大,它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从大的区位可以看出它是美欧大陆中轴点的节点位置,它是个农业区,从农业区加工区到自然的自由贸易区,这种支持服务性能有发展的过程,这是它大致的发展,怎么从农业区到出口贸易中心到国际性的服务业和支持经济业的产业园区。这是一些数据,创造了一个高效的支持性的产业园区或者临空经济区。

  上海虹桥机场,大家非常熟悉,它是一个依托城市机场枢纽培育和发展而来的城市商务区,浦东机场开工的时候上海市机场的领导和我们都在想虹桥机场的定位是什么,虹桥机场如何发展,这是国内第一个一市两场的机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上海虹桥机场做得非常成功,它属于典型的城市机场,承载了城市的门户和城市功能的双重使命,形成区域的集散中心。我们知道上海虹桥机场是目前全世界交通复合程度枢纽最高的一个城市,我记得当初承担虹桥机场片区的发展战略的时候,把虹桥机场定位为世界的会客地,虹桥机场的城市轮廓形象、整体空间布局大家都非常熟悉,分东区和西区,西区主要侧重商务方面,东区主要侧重临空经济园区。虹桥机场从东区起步,从临空制造、临空经济区、总部经济这三个阶段的发展,这三阶段的发展和上海市产业结构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对于每个阶段的培育,上海虹桥机场现在做得非常成功,不管对整个区域性还是珠三角的商务商业,虹桥机场周边是上海市目前最重要的功能载体,包括会展、总部、医疗的功能集聚,在虹桥机场做得非常好。这是虹桥机场2012年的数据,对整个区域经济和城市产业的拉动,包括入驻的企业、总部型的企业有300多家,包括电子商务交易额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不管从整个产业的结构还是从城市功能和经济,贡献力度非常高,在城市门户机场和城市机场里面做得非常成功的一个案例。

  提到首都机场,是一市两场,两个机场的定位基本相同,但是两个机场的发展阶段不一样,两个机场的发展阶段不一样注定了发展模式、产业结构有不一样。首都机场对北京市影响非常大,首都机场发展的快速周期,临空经济区、出口、保税区、加工区、会展中心,还是当初的产业为主出现的,临空经济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不是完全意义的国际临空都市区。从产业上来讲他做得不是特别强,但是从首都新机场大兴机场来看,它其实是京津冀的国门,这和当初首都机场的定位是不一样的,它是区域性的国际机场,是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的一个机场。他是要基于城市的发展战略,而这种城市的发展战略不仅仅是北京市的城市发展战略,是全国的城市发展战略。他和首都机场发展的基础和阶段不一样,要求他对整个产业的创新、城市的建设双重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深圳机场是目前正在做的课题,我知道今天深圳机场的秦总也在。大家注意到深圳机场跟别的机场有一些不一样,深圳机场是海陆空一体的复合机场,它有现在的高速公路,它也有现在的高铁,我们把深圳机场定位城市的门户机场,我们分析的时候契合深圳市的发展战略,深圳机场24小时通关,它和整个一带一路是很吻合的,和整个深圳市的产业发展、深圳市的产业战略是一脉相承的,而且深圳机场的区位,能够有效发挥深圳的产业引导,同时对周边像惠州、东莞、中山这些城市会成为城市门户的机场。深圳市产业升级,有利于发挥产业集聚的综合服务的功能,推动深圳的创新转型,实现城市的发展战略。

  作为一个国际临空经济和机场的设计咨询机构,经过这么多年在全球形成了完整的专家团队和产业链,我们在100多个国家有将近1000多个航空专家,不同的专业领域,也参与了世界上不同类型的项目,机场对城市发展战略,对城市的产业的引领性、创新性、核心引擎作用越来越强,我们希望能整合我们的多专业,能够为机场,为极长的临空经济区,为城市产业的发展、战略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谢谢各位!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机场在区域经济协同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与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