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公司 >

时间:2015-03-09 09:56来源:民航报 作者: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2005年3月11日,奥凯航空公司成功开通了天津—长沙—昆明航线,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正式投入运营的民营航空企业。这是民营航空的“第一飞”,标志着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进入中国民航业。时值两会召开期间,奥凯航空的起飞,备受国内外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被评价为民航非公经济的“报春第一枝”。

  10年弹指一挥间,民营航空和中国民航业一起发展壮大,奥凯航空已发展成为总资产超过40亿元、年营业收入达30亿元以上的中型企业,并被评选为北京市重点总部企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催人奋进。又逢两会召开,奥凯航空迎来了10周岁生日。

  10年艰辛探索,10年开拓创新。奥凯航空的成长之路,对我国民营航空的健康发展,对于支线航空的加快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奥凯航空公司创始人、总裁刘伟宁。

  非公经济的“报春第一枝”

  问:奥凯航空是我国第一家开航的民营航空公司。10年前,您为什么会选择进军民航业,创建奥凯航空公司?

  刘伟宁:2003年底,我得知民航主管部门有意向非公经济开放,允许民营资本进入航空业的信息。我感到这是民航业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历史机遇。当时,我已接近“五十知天命”的年龄了,生活上衣食无忧,但我觉得人总是要做点儿事情的,要做有挑战性的事情。我和刘捷音同志(现在是奥凯航空的党委书记)事业志趣相投,创业观念理念相近,决定抓住机遇,共同研究筹备奥凯航空。

  我认真分析了各方面信息和因素,认为申请创建奥凯航空正当其时。一是看好国家深化改革、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前景,二是看好中国民航的发展前景。在与民航主管部门的沟通汇报中,我深切体会到行业主管领导对引导民营资金本进入航空业的热情和诚意,使我进一步坚定了申请筹建奥凯航空的信心。于是,我联系投资方进行前期准备后,在2004年初向民航主管部门提交筹建申请,并于当年5月获得筹建批文。随后,又有100多名敢冒风险、志同道合的来自民航各个领域的朋友加入到筹建工作中。

  现在回想起筹建奥凯航空的日日夜夜,那真的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人力资源的优势使奥凯航空的运行合格审定等筹建工作非常高效,仅用了9个月筹备期就实现了“民营航空第一飞”,创造了中国民航的“奥凯速度”!历经10年风雨,奥凯航空的创业队伍仍然高度稳定,现在还有108名开航前的老员工在奥凯工作,他们陪伴奥凯走过了10年的风雨历程,是奥凯事业的功臣!

  问:奥凯航空当年的“民营航空第一飞”以及10年成长之路,对非公资本的使用途径、民航业的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

  刘伟宁:奥凯航空一飞惊人!民营资本终于圆了航空梦!奥凯航空2005年3月11日开航,正好与2月24日《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形成呼应,产生了轰动一时的社会效应,也被国内外公认为实践“非公经济36条”的“报春第一枝”。《人民日报》在一版刊载文章《奥凯航空是怎样起飞的》,肯定了奥凯航空开飞是中国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的典型代表。奥凯航空开飞还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奥凯公司的一小步,是中国民航的大跨越”。奥凯航空的开航也极大地增强了非公经济进军垄断业的信心,在社会各界看来“高、大、上”的民航业都允许非公经济进入了,就更加体现出国家重视非公经济发展的诚意,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国外的一些主流媒体对此也给予了关注,认为这是新一届中国政府对外释放出继续改革的明显信号。

  新舟60蹚出支线道路

  问:奥凯航空现在是全球最大的新舟60运营商和中国最大的国产飞机运营商,为何奥凯会率先批量引进国产新舟60飞机?

  刘伟宁:作为民营航空公司,奥凯航空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成长,就必须走差异化发展的路子。通过深入分析,我认为支线航空市场大有可为,这也是行业主管部门长期以来鼓励发展的市场。同时,作为民营航空企业不仅要追求利益,而且要承担社会责任,尽其所能为民族航空工业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我对民族工业有一种特别的情结。在与老搭档刘捷音经过认真实地考察与论证分析后,我们选择国产的新舟60飞机来运营支线航空运输市场。这款飞机在国外市场取得了成功,但国内并没有运营新舟60国产飞机的航空公司。奥凯航空就是要改变新舟60国产飞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

  经过充分准备与沟通,2007年7月18日,奥凯航空、西飞公司、中国一航国际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订10架新舟60飞机租赁购机合同,这是国产支线飞机首次批量进入中国民航运输业。2008年10月19日,奥凯航空引进的第一架新舟60国产飞机成功首航,开启国产飞机在国内运营的“破冰之旅”。

  问:奥凯航空在发展干线的同时,还在支线航空市场上发力。而支线航空正是中国民航业发展的短板之一。奥凯航空运营新舟60飞机开展支线航空业务的情况怎么样?

  刘伟宁:目前,奥凯新舟60飞机运营30多条支线航线,安全飞行超过5.7万个小时,运送旅客150万人次以上。可以说,奥凯航空率先开创了运营国产飞机发展支线业务盈利的先例,树立起中国民族航空工业的卓越品牌。

  成绩背后也存在困难。一是目前国产飞机的机型相对单一,市场竞争力有待增强;二是缺乏飞机购销的融资政策支持,缺少融资渠道,而且在融资成本方面也未能享受外销的低息等贷款政策;三是新舟60飞机的专业人员短缺,培训和培养能力不强。这些问题若能得到有效解决,将极大地改善国内支线迟滞发展的局面,进一步推动支线航空的健康有序发展。

  问:奥凯的支线航空盈利模式是什么?未来还有那些战略规划?

  刘伟宁:奥凯航空在批量引进新舟60飞机前,就提前运筹规划了适合该机型的运营模式。通过积极融入地区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地打造出具有蓬勃生机活力的支线航空市场,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之路。总体来看,奥凯航空探索发展出“环渤海支线快线模式”“黑龙江支线网络模式”和“阿拉善基本航空服务模式”3种支线航空运营模式,并进军中部支线航空市场,把黑龙江支线网络模式成功复制到湖南,逐步构建起以湖南为枢纽的支线航空网络。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访奥凯航空公司创始人、总裁刘伟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