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主页 > 机场空港 >

时间:2015-03-03 11:19来源:中国民用航空网 作者:黄伟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这几天,朋友圈被柴静刷屏。

  《穹顶之下》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公民个体关于公共事件的积极表达,对建设一个现代文明社会是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

  再过两天,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的诞辰。一直有个话题堵在心里,不吐不快:

  建议首都新机场定名为“首都恩来国际机场”

  前不久,首都新机场正式开工建设。和红火的施工现场一样人声鼎沸的,是各界关于机场命名的热议和争论,众说纷纭,各执一词。于是,开工时官方表态:“因各方意见不统一,机场暂定名为首都新机场。”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古今中外,取名都是大事。“首都新机场”这个名儿毕竟是权宜之计,举世瞩目的新机场亟待一个“名正言顺”的名字。

  为何首都新机场取个名就这么难呢?

  首都新机场命名的困局

  在百度上搜索“首都新机场”,各种名称扑面而来,高频词条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简单直白:

  比如直接叫“首都新机场”或者“北京首都二机场”。如果“新机场”这名被正式确认下来,那现在的首都机场不就成了“老”机场、“旧”机场吗?“二机场”就更不能说了,“二”这个字儿已经被大家玩坏了,能随便乱叫?眼一瞪,你才二呢!

  第二类貌似有些文化:

  比如取名“京畿机场”、“朱雀机场”等等。乍一看,似乎有点味儿。仔细想,不管是汉魏时诞生的“京畿”二字,还是上古传说中的“朱雀”,如果用来命名现代化机场,扑面的却是陈腐味道,并非真正继承传统精华!而且,“畿”字生僻,不用电脑,在候机楼拉几个人“现场汉字大赛”写来试试?“朱雀”其实意指南方星宿,位置不明不说,是不是还得配齐“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还有,国际机场嘛,光是一个翻译……???

  第三类是矛盾最集中的,按地名来命名:

  新机场地处北京大兴区的榆垡镇、礼贤镇和河北廊坊的广阳区之间,还紧邻天津的武清区。

  “榆垡”做个小支线机场名字或许勉强;“礼贤”有“离线”谐音,容易被引到“失联”上去;“广阳”名儿还不错,可惜只占机场一小部分,小地名代大名称,捉襟见肘;“大兴”范围稍大但也包含不全,有兴旺发达之意,但又太过浅白,品位不高。这几个名称,从地理范围到文化意蕴,都承载不了世界级机场的国际化形象。

  也有建议,以就近流经的永定河来冠名, “永定机场”涵义也还不错,可是永定河在北京境内就长达100多公里,是一条线,而非一个点,指向不清。而且人家贯穿了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五地,凭啥单单冠名给首都新机场呢?这让流过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的长江怎么想呢?

  出现这些五花八门名字的背后,或多或少隐藏着京津冀三地争夺未来大型国际枢纽机场冠名权的多方博弈。正如北京政协委员马光远先生的调侃:“叫大兴机场,天津不同意;天津想叫武清机场,河北不同意。建议叫武大廊机场。三地都包含,又有知名度,如何?”正因为立足点和视野的局限,也就决定了这些命名的局限性。仅仅以某一地域给首都新机场命名,既缺乏时代意义,也缺乏历史厚度。毕竟,首都新机场的内在魅力价值和外在名片功能,远非一个小小的区、县、镇的地域名称所能承载。

  首都的机场是国家的门户,门户机场的名字是国家的名片。其命名不仅仅是为了带来地方知名度的提升,更是国家民族的精神符号、价值导向!

  机场命名是不是也需要“解放思想”?

  目前来看,国内绝大多数机场的名字是“所在城市+具体地点”的组合,比如上海虹桥、成都双流、南京禄口……等等,这种命名方式源于2005年民航总局颁布的《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文件要求,在《规定》的第三章“民用机场的名称管理”:“民用机场的命名应当以确定机场具体位置并区别于其他机场为准则”、“运输机场名称应当由机场所在地城市(或地、州)名称后缀机场所在地具体地点名称组成。”

  我们也注意到,《规定》中还有一条:“当地群众因风俗或读音而强烈要求修改机场名称中后缀具体地点名称的,该机场可以更名。”

  中国的机场中,也有不按“所在城市+具体地点”命名的案例,典型的比如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还有一些中小机场也在命名上对《规定》有所突破。例如:位于贵州铜仁和湖南凤凰之间的“铜仁大兴机场”(对,一样的大兴机场!),2009年经民航局同意,更名为“铜仁凤凰机场”,是我国机场跨地区命名的突破;还有,位于四川阿坝州 松潘县川主寺镇的机场,并未取名“阿坝机场”、“松潘机场”或者“川主寺机场”,它用了附近两个著名的景区名字,叫“九寨黄龙机场”。事实上,今后这样的突破会越来越多,如果拘泥于现有规定,今后动辄跨越几个行政区域的新建大型机场难道每次都要因为命名问题而争论不休、迟迟不能定名?

  发展要求我们主动改革,机场的命名也需要解放思想——从全球视野来看,除了用地名外,用人名命名机场也是国际惯例,不少国家对首都的机场或重要门户机场是用人名命名的。如:美国华盛顿的里根机场和杜勒斯机场、纽约的肯尼迪机场、法国巴黎的戴高乐机场、意大利罗马的达芬奇机场、印度德里的英迪拉?甘地机场、蒙古乌兰巴托的成吉思汗机场等等,甚至台北桃园机场也曾叫中正机场。这些用其名字命名机场的人物,不管是政要名流,还是艺术大家,都是对国家、民族或者对行业、地区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也多为世界各国民众所熟知。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建议首都新机场定名为“首都恩来国际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