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大型客机机体结构开始总装
累计订单达到430架
C919大型客机研制工作全面推进,完成了公司级详细设计评审,工程设计、试验、关键技术攻关、机载系统合资合作等多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制批飞机机体结构投产,零件和装配工装率达到100%。首架机前机身、中机身-中央翼、中后机身、机头、外翼等大部件通过适航审查,交付浦东总装制造中心进行总装。
C919大型客机试验试飞稳步推进,完成铁鸟加载系统与液压系统功能调试、航电系统集成验证平台实现交付集成调试、翼身组合体静力等试验工作。6架试飞飞机主要任务分工明确,确定机载系统总体方案。适航取证完成66份合格审定计划(CP)编制,获得局方认可。客服工程完成全动飞行模拟机、飞行维护训练器初步设计,实时监控与故障诊断地面系统进入验证阶段。
加强项目管理,积极探索推进IPT模式,进一步强化产品集成和过程控制,建立矩阵项目组织。加强供应商现场管理,打破部门和单位界限,将人员直接安排到产品、制造、试飞IPT团队中,发挥管理协调作用。市场营销取得新进展,珠海航展期间C919大型客机新增订单30架,累计订单达到430架。
加快“一个总部、六大中心”能力平台建设
主制造商核心能力全面提升
围绕型号研制和公司长远发展需要,统筹协调,合理安排,“一个总部、六大中心”建设全面提速,能力建设硕果累累。
总部基地1号楼基本完成建设,获得“优质结构奖”和“金刚奖”两项市级工程质量最高荣誉。设计研发中心样机库与客户选型中心、机构功能实验室、档案中心、信息中心、综合实验室铁鸟台完工并投入使用。总装制造中心工装设计与制造中心厂房、物流中心厂房、数控加工中心厂房等20个厂房/建筑物完工并投入使用,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5条自动化装配生产线,建设了设备一流的复合材料制造车间和数控车间,全力打造数字化工厂。客户服务中心培训、航材、快速响应中心、运行支援体系等全面运行。北研中心结构强度与复合材料综合实验室和数字计算与仿真实验室完工并投入使用。试飞中心试飞综合楼、特种车库、东营试飞调整机库正在抓紧建设。基础能力中心积极开展信息化、标准化、情报档案三大业务建设,融入型号研制取得新突破。《大飞机》杂志社初步形成了报、刊、网、视四大板块11种产品,构成了公司宣传、教育和文化传播的多样化、立体化载体。美国公司及美国办事处、欧洲办事处运行良好。四川分公司民机示范产业园一期建设项目通过评审。成都航空公司作为国产民机首家用户,正在开展ARJ21首架飞机接收准备工作,加快国产民机示范运营基地建设。
统筹落实三大体系建设
推动中国商飞科学发展再上新台阶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大型民用客机的战略决策,坚持“中国设计、系统集成、全球招标、逐步提升国产化”的发展原则,立足国家重大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统筹落实产业、创新、管理三大体系规划建设。
对标一流,加快建设COMAC管理体系。坚持项目导向、问题导向、竞争导向,大力推进项目组织变革,在三大型号研制中广泛采用IPT团队。强化全面计划管理,着力构建管理提升长效机制,推动公司科学发展再上新台阶。围绕经营发展、组织管理、产品实现、人力资源、科技创新、内控管理六大管理政策和决策管理、监控改进、产品实现、能力与资源支持四大类管理过程,建设“以客户为中心,围绕产品实现过程,持续为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的COMAC管理体系。
制定《中国商飞公司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着力构建“以中国商飞公司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民机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构建公司民机技术创新平台,民用飞机模拟飞行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商用飞机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字计算与仿真实验室,结构强度与复合材料综合实验室等多个国家、地方重点实验室相继建成,上海民用飞机健康监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不断完善以大飞机研制为主体的中国特色大飞机产业体系及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大飞机产业对我国基础工程学科、装备制造业、服务贸易等整个工业体系的集成、带动、辐射作用。民机产业体系基本建成,有力带动民机产业发展,大飞机拉动力全面显现。
大力推进“四大建设、两大工程”
巩固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公司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法治思维方式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中国商飞公司2014年十大新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