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14年7月22日,乌克兰顿涅茨克地区,亲俄武装、欧安组织成员以及一支马来西亚空难调查团在坠机现场勘查。 (CFP/图)
仔细观察马航MH17事件发生以来的国际局势发展情形,可以发现三大怪象:阴谋论比善后重要;谁嘴大,谁有理;欧洲不急美国急。
“1983年大韩航空客机被击落事件发生后,国际民间航空机构(ICAO)出台的国际航空协定规定:即使民航客机侵犯到一国领空,也不能将其击落。此次的马航事件其实是违反了国际航空协定。”韩国《首尔新闻》政治部评论员兼新世界党议员朴大出就马航MH17航班在乌克兰上空被击落这样告诉南方周末。
然而仔细观察事件发生以来的情形,可以发现三大怪象。
阴谋论比善后重要
事件发生后,迅速包围MH17航班事件的首先是各种阴谋论,而不是灾难的善后。
事件发生后,迅速包围MH17航班事件的首先是各种阴谋论,而不是灾难的善后。讨论中心是:“谁击落了MH17航班?”赶在白宫还没有做出正式反应之前,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就在当地时间7月17日晚上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的访谈节目当中称:“如果是(来自)俄罗斯的分离主义分子击落了这架飞机,欧洲国家就应该对普京采取强硬立场”,其对欧洲没能和美国一起强力制裁俄罗斯的不满溢于言表。同一天里,美国参议院麦凯恩也公开表示,如果俄罗斯方面或者乌克兰亲俄武装击落了马航MH17航班,那么俄罗斯将面临“难以置信的后果”。
7月19日,欧洲航空安全组织发言人弗林说,马航MH17航班事件的调查“将至少持续一年”。不幸的是,在正式调查结果之前,各种证据在网络上已经漫天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项证据是乌克兰政府公布的亲俄分离主义武装与俄罗斯安全人员就击落飞机的一段谈话录音,以及次日清早一部四联装(其中两枚导弹缺失)的山毛榉导弹发射车匆忙转移的视频。但是,没有任何确切的信息能够表明录音和视频的真实性。7月20日,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阿纳托利·安东诺夫向乌克兰政府提出了马航飞机为何坠毁的10大问题。这场口水战迅速升级。北京时间7月22日清晨,俄国防部公开了惨案发生当天的顿涅茨克防空系统分布图和涉嫌击落马航飞机的“山毛榉”导弹卫星照片,暗示飞机有可能是乌克兰政府军击落的。在此之前,西方各大媒体则引用了美国卫星的相关数据将本案的始作俑者指向俄方或者东乌克兰亲俄罗斯的分离主义武装。
与各方互相指责的热烈程度相比,坠机事件的善后处理工作进展十分缓慢。在7月20日之前,现场由亲俄的分离主义武装人员监护和整理。7月20日,乌克兰政府的相关调查人员才得以出现在现场。7月21日,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的调查小组才获许到达现场。乌克兰驻华使馆散发给南方周末的资料称,欧安组织在现场的调查工作受到了分离主义武装人员的阻挠。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马航MH17空难三大怪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