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单位 >

时间:2014-06-27 20:36来源:蓝天航空网 作者: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2014年5月29日,随着北京区域管制中心对郑州高空接管工作的完成,标志着经过近八年的努力,占据着我国三分之一空域的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家区域管制单位的无缝整合对接顺利完成。作为在东部高空空域管制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广州区域管制中心八年来为推动东部高空空域整合发挥了重要作用。

  夯实基础,稳步推进

  2005年11月29日,广州区域管制中心经过紧锣密鼓的建设正式投入使用。广州区管全新而且宽敞的管制大厅、全新启用的“欧洲猫”空管自动化系统为即将开始的东部高空空域整合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和技术保障。

  “高空空域的整合,除了强有力的硬件和技术支持外,还需要大量优秀的管制员才能顺利进行。”时任广州区管中心主任苏红健说。“为此,我们从东部高空空域整合计划出台后就同步开始了管制技术人才的储备,建立了完善的管制技术人员培养体系。”

  经过有条不紊的准备,广州区域管制中心于2006年6月8日接收了汕头高空,就此拉开了高空空域整合的序幕。在汕头高空之后,广州区管又先后于2007年3月31日、2008年4月10日、2009年4月9日完成对长沙、武汉、桂林高空的接收。至此,高空整合工作初步完成。

  “我们并不一味追求整合速度,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进,做到收一个高空就安全高效的运行指挥一个高空。”时任广州区管副主任廖超豪说。自完成对桂林高空的接收以来已经五年有余,广州区管并没有因此放慢前进的步伐,通过重新划分已有的管制扇区和合理增设新的扇区,使得在区域内航班量逐年增加的同时,管制效率和安全水平持续提高。通过不断的内部资源优化以及统一放行系统的应用,航班量增加的同时航班正点率也不断增加。通过与周边管制单位的共同努力,不断推广“AIDC”技术,使得广州区管与周边管制单位的航班移交工作效率有了质的飞跃。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经过三大区域管制中心所有空管人的共同努力和奋斗,如今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无论是从空域的衔接程度还是管制系统的统一性都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主任聂建雄表示。

  广州区管作为三大区管中心里最先开始整合高空空域的管制单位,最先面临的问题就是一大技术难点—异地接管。由于异地接管在国内尚属首次,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第一批开展异地接管工作的管制员还承担起了开拓者的角色。

  “为了完全了解一个新的管制空域的工作难点,冲突类型和管制技巧,我们得告别在广州的妻儿,来到即将接收的管制单位,从零开始学习,一点一滴的积累。”时任管制三室主任刘锋感慨地回忆起长沙高空接管前的每一个日日夜夜。他们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每一天他们在席位上工作的同时努力记录下一切管制难点,席位工作结束之后把记录下的管制难点和要点整理成笔记之后反复推敲,并且不断思考接管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回到广州后,他们把接管经验和相关技术传授给徒弟们,那些用汗水浇筑成的笔记就成为异地接管经验推广的最好教材,先驱者们通过“传、帮、带”由点及面的培养出了一大批成熟管制员。经过不懈的努力,广州区管顺利完成了对第一个高空空域—长沙高空的整合。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一次又一次的忘我付出,成功完成了对各个管制高空的接收和整合。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广州区管还派出经验丰富的管制员为北京区管接收郑州高空提供人员支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作为广州区管制中心的精神,会不断的传承下去。

  展望未来,开拓进取

  东部高空空域整合工作的顺利完成,解开了长期制约我国东部航班流量上升的束。广州区管的航班流量已经从2004年的50万增长到2013年的每年140万架次。面对新时期的新压力,广州区管一方面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建SMS(安全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空管工作实际催生出QSMS(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同时通过更新空管自动化备份系统来增强管制系统的安全余度。另一方面,区管中心对过往所有民航不安全事件的案例分析和总结,对管制员进行持续且覆盖范围全面的培训,将每一项管制操作规范化、标准化,从而不断提升管制员的业务能力。通过先进理念和技术的应用以及管制员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努力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广州区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相信经过广州区管人团结一心的努力,不断的开拓进取,广州区管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不断为我国的民航强国事业添砖加瓦!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广州区域管制中心大力推进东部高空空域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