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此项政策在准备阶段时就引起美、中、俄等多国航空业界的不满。对中国而言,欧盟此举不但有违相关国际法和国际惯例,更是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无视。据预计,中国民航业2012年将为此支付约8亿元,到2020年将增至30亿元,此间9年累计支出约176亿元。
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航空公司在碳排放配额购买上也存在不平衡。我国一家主要飞欧的航空公司2012年有36%的配额需要购买,交易成本2.1亿元人民币;到2015年这两项数字分别为48%和3.8亿元;2020年将进一步升至67%和7.3亿元。而德国汉莎航空公司2012年仅有8%的配额需要购买,且该比例不会显着增加。这对处于业务蓬勃发展的中国航企无疑是一项长期负担,也变相增加了欧洲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