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标签

当前位置: 主页 > 航空资料 > 机场资料 >

时间:2010-06-10 20:52来源:蓝天飞行翻译 作者:admin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竹、煤气炮以及语音驱鸟器等设备手段,可不定期结合使用猎枪
缓解鸦类对惊吓手段的适应性。威胁严重的情况下可采用猎枪射击。
5. 12喜鹊类
5. 12.1  鸟种
    喜鹊  Black-billed Magpie Pica pica
    灰喜鹊  Azure-winged Magpie Cyanopica cyana
5.1 2.2分类
    雀形目鸦科鹊属/灰喜鹊属
5. 12.3威胁程度
    中等威胁。
5.1 2.4鸟击报告
    未收到此类鸟种造成的鸟击事件报告。
5.1 2.5体型
体型中等。量衡度见下表:
鸟种    体长(毫米)    体重(克)
喜鹊            466 ( 402-508 )  230  (162-290 )
灰喜鹊    351(309-399)76(70-82)
5. 12.6鉴别特征
    喜鹊体型中等,通体除肩部、腹部为白色外,余部为黑色,
翅及尾具金属光泽,尾羽长,飞行时翅上白斑极易显露。
    灰喜鹊较喜鹊体小且细长,头黑,翅蓝,灰蓝色上体,长尾,
黑嘴。
5.1 2.7分布地区
    国内除新疆南部、西藏北部和西部、内蒙古北部外,全国均
布分布。
5. 12.8  习性
    喜鹊类为我国各地常见的留鸟,除密林及荒漠外,无论山区、
平原、草原及河流湖泊岸边,也不论乡村或城市,只要有人们从
事农、牧业经济活动的地方,都可见其踪迹。一般多在开阔的耕
地、河谷两岸荒坡及林缘、村落附近菜园、果园畜厩周围等处活
动觅食,常在树上休息,有时也停落屋顶休息,傍晚则飞到高大
的树上过夜。繁殖时多单个或成对活动,幼鸟出巢后常以“家族式’’
成小群活动。
    喜鹊类通常在地面取食、在高大树权上筑巢,一树1-2巢,
巢为用树棍胡乱堆搭的拱圆形。喜鹊每年3-4月为主要营巢期,
4-6月为主要产卵、孵化期;灰喜鹊每年5-6月为繁殖期。一般一
年一窝,但若在产卵期卵被破坏则会另补产卵。
5. 12.9食性
    喜鹊类为杂食性。一般动物性食物丰富时(夏季和早秋)或
繁殖期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冬季和早春动物性食物尚能寻到的地
区仍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在动物性食物少时,则以植物性食物为
主。动物性食物有椿象、金龟甲、松毛虫、蝗虫等,以及蜗牛、
螃蜞、小鸟、鸟卵、蛙肢体等非昆虫类食物;植物性食物有谷物、
草籽、豆类、浆果以及植物叶子。此外,喜鹊类还会觅食人类食
物垃圾。
5. 12. 10机场活动情况
    喜鹊类在我国各地机场是常见的留鸟,全年各月均可见其活
动,主要栖息于机场周边的田野、村庄附近树木较多地带,也见
于围界内的杂草、芦苇、灌木地带觅食,偶见在灯光架等高架设
备上筑巢。在各地均繁殖,繁殖期分散营巢于高树的顶端枝权上。
秋冬常见十余只一群飞行活动。飞行活动高度常见于100米以下。
偶有观察到喜鹊能够避让飞机往来作横穿跑道活动,但没有证据
表明这种情况普遍存在。
5. 12. 11  建议防范措施
    机场管理机构应以管理机场地区的草地、农田、水面等易滋
生昆虫的环境为主,并注意在春夏繁殖季定期清查机场周边树木
及设施上的鸟巢。呵在围界内区域定期割草、灭虫、清淤、碾压
草坪,及时清理割下的草。在围界外区域密切监测各类区域的昆
虫、蜗牛情况。清理围界内外的食物垃圾,整治机场周边的露天
垃圾场。
    喜鹊在各地机场通常为常见的留鸟,因此易对惊吓措施产生
适应,应不断变换各类措施的使用或多措施结合使用,应不定期
将驱鸟炮、煤气炮、烟花爆竹、声学驱乌系统、拉彩旗等声光驱
赶手段与猎枪结合使用,威胁严重的情况下可采用猎枪射击。
5.1 3麦鸡类
5.1 3.1  鸟种
    风头麦鸡  Northern Lapwing Vanellus vanellus
    灰头麦鸡  Grey-headed Lapwing Vanellus cinereus
5. 13.2分类
    鹆形目鹆科麦鸡属
5.1 3.3威胁程度
    中等威胁。
5.1 3.4鸟击报告
  未收到此类鸟种造成的鸟击事件报告。
5. 13.5体型
    体型中等。量衡度见下表:
乌种    体长(毫米)    体重(克)
凤头麦鸡  307(275-345)201(178-230)
灰头麦鸡  350(320-375)265(205-330)
5. 13.6鉴别特征
    风头麦鸡体型中等,嘴短而尖,具长而翘曲的黑色冠羽(最
长可达97毫米)。上体黑色泛绿光,喉至胸部黑色,腹部白色,
尾下红棕色。
    灰头麦鸡眼先具黄色肉垂,头和颈灰色,背羽淡赭褐色。
5. 13.7分布地区
    风头麦鸡繁殖于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于北纬320以南;
灰头麦鸡繁殖于我国东北至江苏和福建,迁徙经华东和华中,越
冬于云南及广东。
5.1 3.8  习性
    麦鸡类为我国北方常见的繁殖鸟,春秋迁徒季节经过华北和
华东,冬季在我国南方越冬。栖息于水域附近的沼泽、草地、水
田、旱田、河滩和盐碱地等。多成对或结小群活动;凤头麦鸡在
迁徙时常结成大群,可达数百只。飞行姿势似蝶状,振翅比较缓
慢。冬季喜欢在麦地、菜地、豆地和绿肥田中觅食。
    每年4月中旬迁至繁殖地开始繁殖,占区性极强,很好斗,
对于进入巢区的人和其他动物不停攻击和鸣叫,上下翻飞恫吓入
侵者。营巢于沼泽矮丛中。主要天敢是雀鹰、喜鹊、乌鸦。
5. 13.9食-陛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民用机场常见鸟类防范指南(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