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时间:2023-01-02 11:13来源:中国民航网 作者: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三、我国民航2023年总体情况预计
  1、2022年我国民航旅客周转量预计为2021年的50%左右,货邮周转量预计为2021年的90%
  2022年1月-10月,我国民航完成客运旅客周转量3405.0亿人公里。2021年全民航完成旅客周转量6529.0亿人公里,2019年为11703.6亿人公里。预计2022年全年旅客周转量是2021年的50%左右,是2019的40%左右。
  2022年1-10月,我国民航完成货邮周转量213.9亿吨公里。2021年全民航完成货邮周转量277.7亿吨公里,2019年为263.0亿吨公里。预计2022年全年货邮周转量是2021年的90%,是2019年的95%左右。
  2、2023年航空客运市场预计“稳”步复苏,航空货运市场预计继续收缩
  航空客运市场2023年将迎来“稳”步复苏,但国际、国内市场复苏进度有差异。国内航空市场将在春运期间逐步恢复,运量预计高于2021年春运,但受各地第一波疫情冲击,距离2019年依然有较大差距。在第一季度后半期夏航季开始,国内市场热度逐渐增温,在第二季度、暑运期间达峰。三季度与经济周期波动相同,呈下行趋势;在第四季度运力及运量逐步回升。
  国际航空客运市场恢复要慢于国内市场复苏。预计2023年一季度,国际市场处于调整适应期;第二季度预热阶段,出境游及公商务旅行逐步复苏;第三、第四季度逐步增长。国际市场2023年全年预计恢复至2019年的50%-60%。
  航空货运市场在2023年预计逐步回归理性。在2020、2021、2022年三年期间,航空货运市场的增长主要由国际市场增长带动,在2021年达到高峰。国际航空货运市场在2023年预计重回理性阶段,会在2022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收缩。同时,国内货运市场略有回升。
  四、2023年民航发展总体建议
  1、政府政策层面
  建议行业政府继续加强与国家上位规划、政策的对接及落实。在深化“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刺激消费、落实双碳目标、数字化政府建设、科技人才待遇、统一大市场壁垒破除、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继续加大对国家政策的落实与深化。
  建议加大对2022已出台的系列规划、政策的宣贯及落实。注重增强政策在执行层面的推进。一方面,加大对新出台政策的解读、引导。使受众理解政策出台的背景及重点,在落实中深化对政策的理解,提高政策执行质量。另一方面,探索增强政策实施后评估,对政策实施后的推进落实进度、发挥的作用及效果等内容进行及时总结。根据实施后评估结果,形成动态优化调整机制。
  建议加大对智慧民航建设、区域运管委建设、通航发展、空铁联运等方面政策试点的推进力度。注重政策试点工作的过程推进,注重在过程推进中的难点问题解决。注重试点经验总结、提炼,为各政策的制定、修订、完善,起到作用。
  建议在政策整体推进落实过程中,确定2023年工作重点,围绕行业发展亟需改革、促进的事项,围绕制约行业复苏、发展的瓶颈问题、难点问题,确定年度工作重点。并有针对性推进、落实、督导政策落实效果等。
  2、运输企业层面
  疫情三年,对航空公司、运输机场,以及产业链上的其他环节,都造成巨大冲击。结合2023年短期恢复,及中长期能力建设,建议重点提升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的运营弹性、强化人力资本的优化与重构、推进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双碳工作在企业层面的落实。
  通过对中国民航2005年-2019年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分析可知,疫情之前民航发展主要动力来自于需求规模增长刺激,组织管理能力在增长中起到的作用较弱。疫情对需求结构及供给都产生较大影响,未来增长模式对战略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运营管理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更为迫切。尤其各能力要素中的精细化管理能力以及抗风险冲击的韧性增强能力,更是运输企业需要着重提升的方面。
  疫情后的人力资本优化、重构,也将是各企业需要面对解决的重点问题。第一,需要解决已有员工在疫情后的心理、技能等方面的恢复、重塑。第二,需要面对新招聘员工可能出现的能力断崖式下降,将在未来2-3年内对人力资本素质及结构产生影响。需要提前启动培训、预防、能力提升等机制。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所有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数字化、智能化,提高数据的价值增值,以数据及信息流程优化、重构,带动业务流程重构,乃至对组织结构调整提出要求,已经成为民航运输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已经开展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建议加速“技术创新+制度建设+管理机制完善”之间的融合,进一步激活数智化工作对企业价值提升的动能作用发挥。仍未开展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建议将数字化转型上升为公司级战略层面加以推进。
  双碳工作在国家层面、区域层面、企业层面正在得到不同程度的推进。也是民航行业发展的工作重点,建议在企业层面,提前着手研究该项工作可能对企业产生的影响、需要落实及切入角度等方面问题。最小程度减低对运行可能产生的影响,提高对政策的适应能力。(作者:李艳伟,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2023年我国民航发展形势分析及建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