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C919大型客机成功获颁型号合格证,这标志着我国具备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研制大型客机的能力。9月30日,习总书记会见了C919大型客机项目团队代表,极大鼓舞和鞭策了商飞全体干部职工,姜丽萍就在其中。
做了近20年总工程师的她,被誉为大飞机事业的“铿锵玫瑰”。
姜丽萍
“几十年来,我们深深体会到,大飞机研制是抄不来、要不来、买不来的。所以对我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个体的航空梦,更是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姜丽萍说,C919取证只是一个加油站,一个新的开始,大飞机事业还处于成长期,规模化和系列化发展等后续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今年,她被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作为一线科技代表,姜丽萍感到无上光荣和自豪:“本次大会将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必将引领大飞机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功。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坚持稳扎稳打,勇毅笃行!”
毅然回国投身航空事业
2004年,姜丽萍被任命为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总工程师,这创下了年龄最小唯一一个女性主机厂总工程师纪录。
从一名普通设计员,成长为飞机制造厂的女性总工程师,背后是她的无悔选择和坚韧付出。
1991年,姜丽萍获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设计硕士学位,之后进入南航信息部CAD中心从事航空科研工作。1995年,她通过人才引进来到当时的国内民机的“重镇”——上海飞机制造厂。1999年她被中航一集团派往一家英国公司。在英国的两年多里,姜丽萍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她慢慢变成了“免检”的技术员,只要是姜丽萍提交的现场问题分析报告,专家往往挑不出瑕疵。
姜丽萍在一线工作现场
“我更想为祖国的民机事业效力。”姜丽萍说,尽管国外薪酬丰厚,也获得了同行的认可,但她始终坚定要回国。2002年初,国内传来好消息,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立项,她果断提前终止了国外公司的工作合同,与家人一起回到祖国,投身国家航空事业。
彼时,国内有很多高薪聘请的工作机会,无论是薪资,还是发展前景,都很有竞争力,但这都不是姜丽萍考虑的因素。“我的内心始终有一个中国的大飞机梦。”姜丽萍在意的是倾注感情的大飞机事业。“我可以选择去待遇更好的单位。但一来我的性格适合下一线,适合搞实际的、看得见的东西;二来我是上飞公司当年作为人才引进到上海的,公司给了很多机会培养我,我对上飞有感情、对飞机制造有感情,回国回到上飞是一种直觉的选择,简单说,就是坚守初心吧。”
就是在这份初心引领下,姜丽萍毅然回到培养她的上海飞机制造厂,参与ARJ21支线客机项目和后来的C919大型客机项目的研制。回国8个月后,她成为“上飞厂”的总工程师。
总师不能打退堂鼓
总工程师是团队里的领军人物,是飞机制造的“灵魂”,需具备高超的技能、过人的胆量,更有驾驭应对复杂多变情况的工作协调能力。
作为总工程师,姜丽萍勇挑大梁,使命在肩,从不松懈。她不停地学习总结和创新,关键时候总是亲自出马上阵。
ARJ21快首飞时,姜丽萍和她的团队正面临最严峻的挑战。“我觉得确实太累了,想自己以后能不能不再干这么操心的活了,念头也是一闪而过,随后的想法占了上风:别人能退,总师不能退,不能打退堂鼓,骨头硬不硬,就看这种关键时候。”
姜丽萍(左二)在ARJ支线飞机研制现场
2007年12月21日,ARJ21下线仪式在总装车间宽大的厂房中进行。为了迎接这一历史时刻,当时特意搭建了一个天蓝色的舞台背景。“天蓝色代表蓝天,上面的朵朵云彩象征着凤舞九天。当时,我在旁边的玻璃房里看着飞机被推出来,那真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姜丽萍回忆道。
飞机下线,只是型号研制的一个节点,后面还要面对很多未知的困难和挑战。航空人“永不放弃”的精神一直鼓舞着姜丽萍。有一次,她在现场看到,一位年近60岁的技术人员趴在机头下部舱内,看一个组件安装是否准确到位。“一位快60岁的人还躺在地上,那么卖力地指挥和干活,我作为一个项目负责人、大家的领头人,还有什么理由倒下呢?”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放弃高薪回国勇挑大梁,她被誉为大飞机事业的“铿锵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