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毓 报道:他们是机场水源的守护者,每年超过12600次水质抽检化验、近3000人次的设施设备巡检,7000多工时的维修检查,确保34万吨生产生活饮用水的达标安全。
他们是绿色机场的打造者,每年回收利用污水60多万吨,实现了机场污水的零排放。
他们是机场环境提升工程背后的支援者,2500米供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的改迁保护,确保了工程进度中机场供水的平稳运行。
石家庄机场动力能源部给排水模块,这个当前仅有12人的团队,不仅负责自来水转供、水质的严格把控、污水处置、中水利用,还负责大到污水厂的排污泵检修,小到楼内洗手池中水龙头维修以及场区供水管道的应急处置,他们用严谨敬业的作风和精湛娴熟的技能,守护着机场的水环境,用自己的坚守为绿色机场建设贡献力量。
40小时不间断守护 确保1500米管道零泄露
“7月6日22:00至7日05:00,一号环岛至二号环岛迎宾路北侧三条供水管线进行迁改。期间,全场生活饮用水和中水将停供,请各单位做好储水准备工作及应急措施。”
一份简短通知的背后,是动力能源部给排水模块员工40多个小时的不眠不休。
正在有序施工的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环境提升工程在施工过程涉及到各类给排水管道,电缆,暖通管道等设施的保护和改迁,动力能源部与施工单位密切沟通、协同作战,默默守护着一条条机场的生命线。
7月7日11点,40℃高温侵袭大地,在1号环岛施工现场,一段30米的施工坑中,给排水模块负责人赵国强和同事一起对迁移管道的热熔位置、法兰及控制阀门连接处进行施工后检查。
热熔是否牢固、控制阀门是否可用……在宽不足1米的施工坑中,他们每走几步就要蹲下仔细查看,30米走下来上衣已经湿透,身上也全是土屑。
“为了确保旅客和各单位用水,我们在出港航班结束后才配合施工单位开始加紧施工,今天凌晨5点多管道都改迁完毕了。”赵国强从施工坑中直起身子,眼中满是红血丝。虽然给排水模块主要是配合监管施工单位进行改迁,但是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动力能源部采用“兵团作战”模式,供电、暖通等各分部都抽调人员组成临时团队,与施工单位“协同作战”。抬管、通电、照明、给予技术支持……施工结束后,他们顾不上休息,在加压供水后,又立即开展对所有管道的巡视检查。“上午也是机场用水高峰,我们要全力以赴,确保这次改迁不影响机场正常用水。”
赵国强介绍,昨夜的改迁共涉及供水、污水、中水管道3条,共1500米,管道每隔6米就有一个热熔头,此外还有重新设置的16个阀门井和20多个各类控制阀门,近300多个点位他们都要一一仔细查看,避免泄露。
像这样的管道改迁,在此次环境提升施工过程中,共进行了2期,第一期由1号环岛至2号环岛,第二期由2号环岛至迎宾路终点,两期工程共涉及迁建、保护管道2500米。连续两次大面积施工,赵国强和他的同事们都近40个小时没有合眼。由于动力能源部前期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计划,施工期间对工程质量进行细致把控,全面的检查,所有管道均没有发生泄漏,确保机场供水的平稳运行。
60万吨污水的回收利用 确保机场污水零排放
机场污水处理厂在机场的最南端。此事正值中午,在污水厂的沉淀池中,吴蛟和他的同事正穿着防护服,套着雨裤,一铲一铲清理淤泥。淤泥黏腻恶臭,连体防护服让行动更加艰难,近一个小时,他们才将近1500平米的沉淀池清理完毕。40多度的高温,隔离服下的衣服早就已经被汗水浸透,吴蛟和同事脱下防护服,清洁干净,又赶紧喝了一瓶藿香正气水。
对沉淀池和氧气池的清淤作业是污水厂每天的工作之一。夏季高温是一种考验,冬季在冰冷的水中作业,脚经常冻的失去感觉。
污水厂的工作不仅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不仅要精通设备维修,还需要化学基础。吴蛟介绍,机场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进入调节池后,通过两次曝气、生物膜、沉淀处理后生成原水,一半的原水直接用于绿化灌溉,一半原水进入MBR膜处理间变成中水后供机场循环使用,实现机场污水零排放。
吴蛟和同事们要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化验,通过调节曝气量和进出水量,确保出水达标。特别是疫情以来,污水厂在源头控制上,做到消毒无死角,在污水进入调节池时、蓄水池等3个点位进行次氯酸钠消毒,确保所有污水经消毒处理后再利用,同时,实施全程监控,增设采样点,增加水质检测频次,确保水质达标。
由于污水厂2008年改扩建后已运行14个年头,加上污水对机械设备及零部件的腐蚀,污水处理设备维修的频次也增加了。几天前,沉淀池的排泥阀门突发故障,导致泥水堵塞,吴蛟和同事们立即穿好防护服在做好通风、有害气体检测等工作后进入管廊进行作业。由于不能停止设备运行,在狭小空间内,在抽水设备、通风设备双重噪音下,他们克服高温以及防护服带来的阻碍,快速拆卸设备,凭借严谨细致的作风和专业精湛能力,迅速排除了故障。
虽然每天和污水“打交道”,吴蛟却和同事们将污水厂打理的干净整洁。MBR膜处理间内地面干净,设施设备整洁,氧气池上种植了满满的菖蒲。“这是我们的一个小创新,利用菖蒲来调节水质,效果也非常好。”
工作8年,吴蛟对污水厂也有很有深的感情,“我们工作虽然不为人所知,但是非常重要,绿色机场建设有我们每天的付出。”吴蛟说。
守护生命之源,确保34万吨用水的健康安全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石家庄机场水源的守护者:动力能源部给排水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