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正式开工。届时,太原武宿机场的保障能力、运行效率和临空经济带动作用将获得质的提升,对于加快建设太原区域航空枢纽,升级山西对外开放新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国家民航局“十四五”机场建设重点项目和我省交通强省建设标杆工程,太原武宿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总投资230亿元,按旅客年吞吐量4000万人次、货邮年吞吐量30万吨目标设计,飞行区等级指标4E,新建1条长3600米、宽45米的第二跑道及相应滑行道系统,40万平方米的T3航站楼和126个机位的站坪,5万平方米的综合交通中心、13万平方米的停车楼及其他配套设施。工程建设周期约4年,计划2025年底前竣工投运。
据介绍,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建成于1939年,曾进行过两次改扩建。2017年10月25日,该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正式跨入全国千万级大型繁忙机场行列;2019年,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400万。现有的机场功能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要,打造区域性枢纽机场十分必要。
山西航空产业集团公司按照“四型机场”的目标,努力将三期改扩建工程打造为精品工程、示范工程、廉洁工程。三期改扩建工程将构建全场的安全控制中心,统一上报和管理报警事件,综合接入视频,实现报警和视频联动,对航站区、飞行区、公共区、货运区等重点区域统一监控、协同处置,通过人像布控、人员高度集聚预警、视频搜索等技术,高效保证机场安全和正常运行。同时,开展数字化建造,实现机场硬件设施数字化,借助高科技智慧化手段,面向全域感知系统,将实现“出行一张脸、物流一张单、通关一次检、运行一张网、监管一平台”的目标,让旅客出行更加高效、安全、便捷。
工程竣工后,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将成为一个满足终端4000万年旅客吞吐量、30万吨货邮吞吐量、拥有126个机位的全新航空枢纽港,一个集城市商务客厅、总部经济、枢纽经济、临空产业、特色会展于一体的区域新中心,成为山西未来发展的航空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