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奥运跳水冠军高敏发布了在一次出行中拍摄到舷窗玻璃划痕的视频,并配文提问:这种情况会有危险吗?有网友在回复中称自己也曾发现过类似情况。
随后,也有网友发图:
那么,飞机舷窗玻璃如果出现划痕或者裂纹到底有没有风险?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民航资深现役机长、机长教员伊先生(应本人要求化名)。
舷窗玻璃分3层
外层与中间层任一破裂仍能保持气压
据伊先生介绍,机上玻璃有两个大类,其一是挡风玻璃,其二是客舱玻璃(舷窗玻璃)。现代客机上的两类玻璃都是三层结构。
以客舱玻璃为例,乘客接触的一层是内层玻璃。甚至用手摸会发现好像不是玻璃,而是一块类似于塑料的有机玻璃,这是因为真正承受压力的在中间层和外层,专业术语称为结构件。
现代民航客机在巡航时,高度可达30000英尺,1万多米。这个高度上空气稀薄,气压也会很小。若想让乘客享受舒适的旅程,就必须要对客舱内加压,让人感觉在舱内几乎等于在地面上3000米左右的地方。真正承受增压载荷的是最外的一层,中间层则是一种安全冗余设计的产物。
“也就是说,如果最外层意外破裂,中间层能顶上保障客舱压力。所以,无论是外层或是中间层,任意一层单独破裂,短时间内都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伊机长介绍,内层玻璃是不承担承压作用的,如果仔细看甚至会发现内层玻璃上有个洞,这个洞就是通气孔。
飞机的挡风玻璃也是三层结构,但其结构件和机舱玻璃不同,是内层和中层。最外层的作用是如果有鸟击等事件发生时承受撞击,让其不能直接撞击中层玻璃导致结构件失效。挡风玻璃的内层和中间层作用极其重要,任意一层破裂都不能保证飞行安全。
“比较典型的是大家熟悉的川航3U8633航班(空客A319)在飞机巡航时,发生爆炸性减压,原因就是挡风玻璃破裂。”他表示,飞机最后在执飞机长刘传健的操作下安全备降成都。历经调查后,刘机长的操作已经写入了空客的操作手册。
视频应是内层玻璃划痕
发现异常情况可通知机组
高空发生玻璃破裂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伊机长介绍,玻璃结构层破裂,会造成爆炸性失压。也就是说飞机机舱内的空气会瞬间失去应有的压力,让乘客处于高空低气压、缺氧的状态。同时,由于机舱内压力与机舱外压力差,破损的窗口会有很大的外吸力,人体即使是部分被吸出舱外,也会因为低温造成巨大伤害,十分危险。这样的场景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出现过。此时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将自己固定在座椅上,并通过氧气面罩补充氧气。此刻,飞行员也会佩戴氧气面罩并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紧急下降的操作。在10分钟内,将高度降低至可正常呼吸的高度(约3000米)。
根据高敏发布的视频,伊机长进行了粗略分析。他表示,从视频上的情况来看,应只是内层玻璃上的划痕,并不影响飞行安全。飞机起飞前会进行很严格的安全检查,这样明显的划痕如果出现在中层和外层玻璃上却没有被检查发现,可能性是极小的。
当然,乘客发现异常情况应当立即告知空乘人员,再由专业人员来进行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请相信,中国民航的安全措施是十分严格甚至苛刻的。(源自|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