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飞行学员到机长,不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每一步的成长都不容易。
“要努力!要付出!要争取!我对飞行员这样说,也对我自己的女儿说。”王竹林的女儿在山航地面服务部工作,“去年刚结婚,我女婿也是咱们公司的飞行员”,他一边说着,一边展示着手机里女儿的结婚照片,“我跟我女婿也经常会讨论关于飞行的话题。”
19000多小时,这是王竹林来到山航后的总飞行时间。
“进入管理岗位后,我飞的确实比之前少了”。除了机长这个身份,王竹林还是公司运行风险控制中心的副总经理。“其实还是与飞行有关,我真的很爱飞行!”
当山航机长遇上“中国机长”
“作为机长,我最看重责任”
“2008年汶川地震时,我驾驶着山航第一架包机把救援人员和物资送去了成都,我很自豪,这是组织信任我。”
坐在这个位置,就要承担责任。
在王竹林办公室的书橱里,有一张他和“中国机长”扮演者张涵予的合影,“那时候他还没拍这部电影,电影还是挺不错的”。所谓内行看门道,王竹林更关注的是机长刘传健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的果断处理,“他完成的真的很出色”。
王竹林表示,绝大多数机长在飞行生涯中很少能遇到这种重大事故,当然也不希望遇到。我们在感叹刘传健机长近乎完美的操作和勇毅之时,也要明白,作为机长,相比在重大事故中做一个英雄,每一次的安全飞行或许更有分量。
飞机是机械行为,飞行员在实际飞行过程中可能都会碰到诸如开关失灵、指示灯不亮这些小故障,平时也会有专门的课程训练帮助他们去处理应对。王竹林表示,自己在飞行生涯中没有遇到大的故障,但有一次飞行任务却让他“想来就后怕”。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飞反向落地”,王竹林一边在纸上画着图解,一边感叹到“那次真是把我累坏了”。在一次飞安徽黄山机场时,因顺风超标,飞机不能直线进近着陆,王竹林便采用了“难度大、要求高”的反向进近。王竹林说自己只是在模拟机训练时遇到过,这种反向进近需要在飞机转弯后及时准确地判断、修正飞机位置,一旦在程序上疏忽出错,后果不堪设想。
即便有难度,那也得飞。“人们常说要遇事不慌,怎么能不慌,但是作为机长不允许你只停留在紧张上,肩负着责任就得有所作为”。
稳定心态,理清思路,沟通协调,快速决断,分配任务,严格执行……“飞机落地后,我趴在了驾驶盘上,彻底松了口气”。
关于仪式感
“那就好好告个别吧”
2022年1月21日,是王竹林退休的日子,也是他最后一次飞行的日子。
“退休那天,我会换上一身新的制服。”
“可以说是一种仪式感吧”,王竹林说自己每年春节飞航班的时候都会换上一身新制服,“辞旧迎新!”
王竹林的这种“仪式感”,是尊重,是重视,是在用心守护关于他的飞行的珍贵瞬间。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山航王竹林:“飞行,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