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了不起,才会有今年正常的春运。”这句话是国门安检人的普遍共识。因为疫情,这两年的春运失去了往年的热闹景象,虽然冷清了许多,但仍然挡不住许多思乡人回家的脚步,国门安检就有这样一群人用自己专业的业务技能和暖心服务默默的保障着这个特殊的后疫情春运。
就地过年使命担当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但今年受疫情的影响,民航安检人舍小家为大家,选择就地过年、坚守岗位,守护每一位旅客回家之路。他们当中有许多刚刚步入社会的00后、95后,也有早已成为父母的80后、70后,他们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不同,但相同的是对于职责的坚守与执着。今年的春运刚开始,从事安检工作五年的刘书新和他所在的班组被派往国内出发安检通道,负责旅客随身物品检查。
为了坚守住国门防线,刘书新他们每天要身着防护四件套,全副武装地从中午一直忙碌到晚上。作为共青团员的他嘴边总挂着一句:咱们每个人都了不起,才会有今年正常的春运。
“休息也就是那么十分钟,戴着这四件套也干不了啥,就坐在那歇一会,等下旅客到‘两根柱子’那,马上就得加开通道。”刘书新介绍说。身为开机员的他,为了能让通道里的同事们多休息一会儿,一遇到现场旅客量上升,他总是第一个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去支援。
100%核验、100%判图和100%检查,不仅是对每一名旅检安检人技能的考验,更是对工作现场每一名旅检安检工作者精神上的一种锤炼,时刻专注、不忘安全是他们在这个岗位上共同的信念。他们用辛勤的汗水、严苛的标准、规范的操作保障着春运,捍卫着空防安全,书写着国门安检人的风采。
真情服务温暖旅途
对于安检员孙贺来说,今年的“别样春运”,对于她来说是“平凡”。
为什么平凡。孙贺从事民航工作已有五年了。五年来,作为安检员的她在平凡的日子里,日复一日地蹲起、盖章、判图。对她来说,这个春运并没有什么不同。热情开朗、漂亮时尚,爽朗仗义的性格让她在工作中收获了很多好朋友,旅客和同事们为她取了一个响亮的昵称——“安检红宝石”。
有人说,像她这种从小在蜜罐里长大的女孩是吃不了苦的,用不了三个月,肯定觉得辛苦就辞职了,但是孙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她能干,还能干得好。一次次获得的荣誉,是最好的成绩单。
1月17日是春运首日。由于疫情影响,出行的旅客并不多。21点43分,一位年长的旅客颤颤巍巍地离开安检通道,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孙贺,这位旅客可能身体不适。孙贺主动上前将她扶到了座椅上并且帮忙拨打急救电话,旅客怕耽误飞机,执意想登机,孙贺全程陪伴旅客,手扶旅客肩膀,上报值班管理人员,后来还协助旅客联系了航空公司及急救中心,待旅客病情好转后将旅客送至登机口。
以真情换真心,即使没有喝彩、没有掌声、没有热烈的赞扬,但真情服务理念已经贯彻在日常里、体现在行动中,就像潺潺流淌的小溪,温暖地流过每位旅客的心田。
抗击疫情身体力行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旅客返程高峰来临,做好防疫工作成为了当前一个工作重点。为做好节后返程客流高峰保障工作,国门安检默默无闻地守护着旅客的安全出行,一件行李一件行李地盯,一个旅客一个旅客地查,他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和高超的职业技能,确保了首都机场的空防安全。
安检员们从接班开始就要全副武装,头套、手套、N95口罩、面罩,无一不佩戴齐全。同时,指定消毒人员要保证休息室4小时一次和现场岗位2小时一次的消毒,如此大的工作量要求工作既要有质量又要有效率。工作结束时,他们手套中满是汗水的皮肤被捂出了水泡,脸上也被防护口罩勒出褶痕,这都是他们辛勤工作的印记。
不一样的岗位,同一样的责任。尽管疫情形势严峻,漂泊在外的旅客踏上春运路,依旧能感受到国门安检人做好疫情防控的坚定决心、始终如一的真诚用心和坚守不变的服务真心。(通讯员吴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