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更加注重潜力市场的深度挖掘。部分盈利企业坚持深挖潜力市场,主动作为,先行先试,统筹求实效与谋长远、近期效益与持续发展的关系,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内蒙古机场集团加大“调时刻、调机型、调结构”的工作力度,依托“干支联动”“支支通”的战略引领,提升航线网络辐射能力,积极恢复航线航班,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下辖(或托管)的包括呼伦贝尔、通辽等在内的6个机场实现了盈利。多彩贵州航空围绕贵州省内旅游资源,持续推出省内环飞、串飞航线,形成了“干线拉动、支线补充、干支联动”的网络格局,加大了民航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银川月牙湖机场结合区位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了“一中心、一基地、一平台”的发展目标(飞行员训练中心、通航作业保障基地、航空旅游研学平台),整合通航与旅游资源,深挖市场潜力,连续3年开展短途运输业务,社会影响力较好,为疫情下通用航空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2021年共保障通航飞机起降8600架次、4100飞行小时。九元航空深挖增量市场,全年陆续新开至三四线城市的航线20余条,以武汉—唐山的航线为例,由于市场规模不大,九元航空与当地有实力的旅行社合作,共同开发经营市场,旅游产品覆盖河北、北京的客源,客座率稳定维持在85%左右。
在调研中,我们注意到相关企业为了实现上述三个策略,他们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做到了“三个特别重视”。
一是特别重视时刻资源的精细化管理。一方面积极争取换季和季中时刻新增,调高企业发展的“天花板”。另一方面持续挖潜航班时刻的使用效率,通过“外为内用,共享共用”的方式实现时刻利用的最大化。福州机场在申请时刻增量和再利用层面上发力,2021年两个航季每周分别新增时刻102和100个,重点加密了福州至浦东、成都、北京等热点城市的航线,协调成都航、福航等5家航司共同经营时刻22个,时刻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厦门机场精细时刻管理工作,做好虚耗时刻清查,2021年冬春航季季中梳理闲置外航时刻每周36个,并推荐给春秋、东航、山航和吉祥四家公司临时使用。遵义新舟机场坚持争取航班增量和清理虚占时刻“两条腿”走路,共新增时刻64个,全年开通航线11条,加密了厦门、宁波、温州、南昌等重点城市航班,增加旅客吞吐量12.7万人次。
二是特别重视市场数据的分析利用。疫情影响下,很多企业将目光放到基于数据的旅客需求挖掘上,进而实现精准决策,让企业在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九元航空重视数据分析在航线经营管理上的应用,尤其是重视航班边际贡献管理上的数据分析,持续更新计算每一条航线的实际变动成本,根据预估收入来确定航班的边际贡献,对于长期负边际的航班,则从航班计划维度进行优化,从而实现提前布局、整体优化、动态调整,因此在行业春运受就地过年政策影响客流量下降8.4%时,九元航空逆势而上,承运的旅客数同比增长58%,且实现了盈利。元翔集团积极打造内外部信息数据共享环境,运用线上共享文档技术,结合第三方平台稳定丰富的数据源支持,实现四地营销人员的数据共享,持续更新各项营销数据和报告,可实时实现线上探讨、汇总、汇报,提高了销售人员的效率,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
三是特别重视市场伙伴的引流赋能。受疫情影响,国内航空市场持续低迷,为重塑消费者出行信心,满足消费者潜在出行需求,盈利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升级服务产品,并加强与OTA的联合发售,注重用户购买和使用体验,利用平台多元流量分发渠道,弥补企业数字化营销能力短板。元翔集团为打破疫情散点爆发对传统航班营销工作的限制,首次尝试流量经济,开展四地机场直播引流,创造了260万人次观看量,15万人次互动量,销售机票额达243万元;牵手携程、去哪儿网、飞猪,举办“春季机票大促”、“红色旅行季”和“飞猪奇妙之旅”等活动,共销售机票140余万张。绵阳机场联合航司通过在线直播的方式介绍本地旅游文化资源,展示机场航班航线、特色服务和旅游产品,推出了“空铁连乘直减”、免费住宿、免费空港巴士等活动,对客源引流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梧州机场加强与航司、目的地机场合作,重点打造一票到底、行李直挂中转联程产品,在4个千万级目标机场推广实施“一次支付、一次值机、一次安检、行李直挂、无忧中转”的后续中转便利化服务。三亚凤凰机场通过组织航司、旅行社、酒店、景区、OTA平台等,开展五一、双十一优惠机票、年底促销等活动,销售额远超预期。台州机场采取“机场补贴一点、市场营销拉动一点、航司克服一点”的办法,一个航班一个航班抓,积极对接航空公司,共同分析市场及航线收益情况,同时出台“一线一议”政策,充分发挥航线补贴资金的杠杆作用,在疫情期间,努力做到能恢复的航线尽最大努力恢复。
在非航业务方面,他们采取的策略主要有三点:
一是适时转变角色,采取让利的办法保住商户基本盘。在疫情面前,机场与商户的“甲乙方关系”实际上变成了风险共担、同舟共济的“伙伴关系”。厦门机场制定常态化商业扶持政策,2020、2021年连续两年候机楼商业让利均近亿元,确保了两座航站楼的出租率,单位旅客租金贡献不低于疫情前水平。
二是着力多元平衡,拓宽盈收空间。惠州机场通过积极挖潜非航资源,提升非航收入,在受疫情影响的实体商业低迷的情况下,年度实现商铺100%出租率,并维持良好的履约情况,去年非航空性业务收入2668万元,同比增幅15%。阜阳机场统筹谋划机场广告、候机楼商铺、停车场、加油站、市内房产等资源开发利用,努力增强造血功能和自身发展动力,全年阜阳机场非航空性收入同比增加347%,占总营业收入的32.6%,增加了21.6个百分点。安徽机场集团通过调整公司产品结构及创新合作模式,积极开拓新市场,商业资源招商、配餐、酒店、航延等辅业收入同比增长18%,通过辅业的增收,在所辖三个机场严重亏损的情况下实现了盈利。
三是用足政策红利,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海口美兰机场紧抓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契机和离岛免税政策红利,为各驻场商家、上下游企业搭建了良好的推广、展示与促销平台,有效拉动了旅客消费,2021年离岛免税收入5.6亿元、其他非航空性收入7.8亿元、油料收入21.4亿元,合计占营业总收入的85.6%,同比分别增长25%、9.8%和56.3%。贵阳机场主动融入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发展,紧紧围绕“空港核心”,打造与航空主业相关程度高、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产业布局,2021年实现非航空性收入约5亿元,同比增长887.8%,占总营业收入的54.2%。
在降本增效方面,他们采取的策略主要有两点:一是开源增收。厦门机场强化资金管理,严控流动头寸、推广汇票结算,大幅度提高可理财资金规模,与各类银行签订协定、通知存款等高利率流动现金管理工具,并积极稳妥地拓展理财,疫情期内年均创造了数千万元的资金管理效益。二是节流节支。各机场普遍采取降低人工成本、压缩财务费用、控制能源成本、严控采购成本、控制维修成本、压缩消费支出等办法,其中也不乏亮点。惠州机场通过落实“四张表”(即部门、班组、个人及归口)举措,有效缩减开支,预算节约成本848万元,降本效果显著。呼伦贝尔机场向技术创新要效益,以无人机为载体,开展无人机巡检创新项目,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维修费、车辆油耗等费用支出,充分利用小发明小创意,有效降低防疫过程中消杀用品的消耗。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2021年民航盈利企业经营状况调研报告: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盈利密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