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机场空港 >

时间:2022-01-04 21:42来源:中国民航网 作者:航空
曝光台 注意防骗 网曝天猫店富美金盛家居专营店坑蒙拐骗欺诈消费者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我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实施和对外贸易的日渐回暖,为更好的服务港口贸易,上海边检积极调整勤务模式,针对不同国家船舶采取不同检查监护方式,尤其是放宽了对国内船舶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船舶的检查政策,采取不定期检查,并依法予以保护政策,积极营造良好宽松的进出口环境。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大批海外高新技术人才、资金、企业集聚上海,不断演绎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东方故事。据统计,1979年至2000年的20年间,来沪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高达1543万多人次,是1949年至1978年30年总和的46倍。开放度更高,就要一次次突破制度藩篱,上海边检先后采取“简化入出境人员登记手续”“随船办证”“开辟台胞专用通道”“设立咨询台”等多项便利举措。
  进入21世纪,上海口岸出入境客流和货物及集装箱吞吐量一路飙升。2001至2010年,上海边检查验出入境人员总数超1.57亿人次,查验出入境交通工具130余万架艘列次,均比1991至2000年翻了两番有余。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相继落地,上海边检高处谋划,细处落子,积极推动72小时、144小时外国人过境免签政策率先在上海落地;率先试行24小时直接过境旅客免办边检手续政策;率先开展邮轮检查“放管服”改革试点;牵头促成长三角边检机关警务协作机制……持续不断的深化改革,“松绑输氧”式的制度创新,为提升口岸通关能级,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8年,国家移民管理局成立后,上海边检积融入国家全新的对外开放格局和移民管理领域放管服改革,视野愈加广阔。常态化设置“中国公民专用通道”,大力推进口岸自助通关建设,保障中国公民出入境通关排队不超过30分钟;实施国际航行船舶网上申报边检手续,努力提升港口通关效率;开通12367服务平台,全天候受理解答人民群众有关移民管理政策、口岸通关等问题咨询;推行中国边检登轮码,保障注册人员常态化安全登离轮……一系列“放管服”改革举措,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新动能。
  2021年8月3日,2.4万标箱级集装箱船“长范”轮顺利靠泊洋山港盛东码头,这是当前世界上最大量级的集装箱船舶,堪称“海上巨无霸”。上海港是世界上少数能够靠泊这一级别集装箱轮的港口,特别是洋山深水港区。自2018年以来,上海港已累计靠泊1.8万标箱及以上级别集装箱船4730余艘次。在上海港,大船时代迎来了升级版。
  超大型集装箱轮靠港,考验着整个集装箱疏运体系和调度能力,分秒必争是码头作业的常态。上海边检通过“互联网+”让大船通关变得从容不迫--早在“长范”轮抵港前,边检机关就通过 “单一窗口”平台,提前为该船舶办理了预检手续,确保船舶到港后边检查验即到即办。“这些便利措施能使每艘外轮的靠泊时间平均缩短1至2小时。不仅每年给企业节省大量的成本,更重要的是码头船舶吞吐频率加快,对于提升集装箱流转速度和优化船舶航线起到很大作用。”洋山边检站边防检查处处长周佳杰说。
  在空港口岸,一系列先行先试也在轮番推进。在全国边检系统率先建成启用“上海单一窗口边检航空器申报平台”,可为每架出入境货机平均节省40分钟通关时间;打出“运载防疫物资边检专用窗口+货机查验专区+专职机坪巡查战队+无线移动验放车”等组合拳,全力助力企业复工复产。2020年以来,上海边检共查验出入境货机超15万架次,占比全国超40%,并一度创下单日查验近400架次出入境货机历史新高。以通关更便捷推动要素流动大提速,如今的上海边检正积极服务和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助力上海在高水平开发开放新征程上跑出加速度。
  浦江潮奔涌,扬帆踏浪行。回首过往,70年沐风栉雨,上海边检初心使命始终如一。聚焦今日,新时代征程已开启,上海边检正以更昂扬的姿态,续写更多精彩国门故事。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上海边检成立70周年:奋勇绘新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