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祖祖辈辈生活在班老,班老在1960年回到祖国怀抱。在党的领导下,在东航大力帮助下,我们阿佤人民发扬自力更生精神,过上了过去想都不敢想、梦都不敢梦的幸福生活。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牢牢守护好神圣国土,把阿佤山建设得更美好。”2021年12月20日,中国东航总部“东航之家”的会议室里,佤名“尼红”的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班老乡班搞村老支书陈忠华如是说。
2021年8月19日,沧源县部分边境村老支书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陈忠华正是其中之一。此次,他随临沧市学习交流代表团来到党的诞生地上海,来到多年与临沧市沧源、双江两县定点帮扶的中国东航总部,参观一大会址、重温入党初心,参加“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中国东航集团与云南省沧源县老支书代表座谈交流会”,共话乡村振兴事业。
老支书们从东航帮扶助力建设的沧源机场启程(东航供图)
老支书们在上海参观党的一大会址,重温入党初心(东航供图)
从老支书们启程赴上海经过的机场、乘坐的航班,到“东航之家”和东航客舱里亮相的佤乡特产,从东航帮扶之下、佤山大地近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交流现场东航负责人描绘的未来蓝图……广大东航人同样都是总书记重要回信的“收信人”,正用行动书写着对乡村振兴、兴边富民事业的责任担当,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唱响新时代的阿佤新歌。
“久久为功”接力帮扶事业
云南省沧源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当地佤族群众素有爱国守边的光荣传统。1953年,阿佤山头人们写给毛主席的信就曾经广为流传:“班老历来是中国的土地……假使班老归中国,请派解放大军进驻,保护我们,班老人民的心是永远不变的”。这封著名信件,正是班老地区1941年被国民党政府划给英属缅甸殖民当局后,阿佤人民坚持心向祖国的生动写照。1960年,新中国与独立后的缅甸完成边界条约签署,班老重回祖国怀抱。
爱国守边的传统,深深激励着一代代阿佤干部群众。2021年,沧源县班洪乡、班老乡9个边境村的10位老支书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佤族人民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的情况,表达了世世代代跟着共产党走、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的坚定决心。8月19日,老支书们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总书记在回信中说,“读了来信,了解到脱贫攻坚给阿佤山带来的深刻变化,感受到了阿佤人民心向党、心向国家的真挚感情,我很欣慰”,叮嘱“继续抓好乡村振兴、兴边富民,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边疆繁荣稳定。”
沧源自治县永和国门新村的群众载歌载舞庆祝东航援建的乡村振兴大讲堂开工(记者钱擘/摄)
沧源县和同在临沧、区位比邻的双江县,都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定点帮扶两县的中央企业,中国东航持续加大帮扶力度,探索具有民航央企特色的帮扶路径,累计投入近4.5亿元帮扶资金,其中超过1.5亿元用于定点帮扶沧源、双江两县,支持沧源机场建成通航,开设扶贫航线带动当地发展,并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施教育、医疗、危旧房改造、安全饮水保障等帮扶项目54个,助力两县99个贫困村(含56个深度贫困村)、7193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彻彻底底改变了阿佤山的面貌。
乘坐东航帮扶航线的航班旅客在沧源机场登机(东航供图)
东航为佤乡开辟帮扶航线(东航供图)
作为沧源、双江的定点帮扶单位,中国东航的帮扶工作得到了广泛好评。自2018年正式实施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考核以来,中国东航连续3年获得最高考核评价等级“好”;2020年,中国东航入选国务院扶贫办“全国企业精准扶贫专项案例50佳”,两次被通报肯定。2021年2月25日,在人民大会堂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会场,中国东航旗下核心主业公司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这是全国中央企业在大会上,唯一以主业整体资格获颁的集体荣誉。
2020年6月16日,东航在上海总部举办“爱心扶贫大集市”消费扶贫周(东航供图)
在脱贫攻坚取得圆满成功的基础上,中国东航继续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瞄准“一张蓝图绘到底”,自2020年以来,集团领导多次奔赴云南实地调研走访、精准施策,迅速接续起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新征程。2020年10月19日,中国东航与云南省临沧市政府签署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促进边疆繁荣稳定。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我们都是收信人”东航唱响阿佤乡村振兴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