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服务保障 效能更提升
车队在11月5日,进行了驾驶员冬季地面行车安全教育,了解的司机的身体状态,调配分局全部4驱车辆到机场待机,做好应急车辆保障准备;积极协调清雪部门,优先保障分局清雪工作,落实清雪责任;保安加强室外巡视工作,发现特情及时通报;食堂加强餐食保障,储备肉类和青菜,以应对极端天气后车辆无法通行,长期无法进行采购食材的风险。
盯住航班运行 保证飞行安全
区域管制员赵鑫是民航局空管局管制英语高级教员,在席位忙碌的她丝毫未受到室外复杂天气的影响。她说,极端天气中断了哈尔滨机场航班的起飞降落,但黑龙江空管分局负责的50万多平方公里空域范围内的航班仍川流不息。在这一天,往返北美方向的国际航班与支线机场航班构成了区域管制员的工作重点。从日出到日落,从日落到日出,管制工作24小时不间断运行。在这里,管制员用精湛的管制技能为航空器提供安全间隔,保障每一架航班安全高效运行,一句句掷地有声的管制指令唱响了建设民航强国的时代强音。
区域管制室重点关注哈尔滨管制区内各中小机场的航班动态,杜绝出现空管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二次除冰情况;和进近管制室更新了盘旋等待工作程序,推行标准化等待指挥模式,依据跑道使用和其他空域用户活动情况,逐个启用等待空域,并明确各个空域的等待数量和等待高度等使用条件,充分利用引导空域,降低管制工作负荷。更新返航、备降保障检查单。结合暑运保障经验,将带班主任双岗制、扇区协调专线电话等好的工作经验纳入检查单,在降雪保障中继续应用。
盯住室外设备 增加检查频次
分局直属企业(东亚公司)根据气象预报,启动应对突发极端天气预案,派信息部负责人王涛和具备电路维修资质的业务骨干许纯双人值守发射台。根据周边供电环境,按照工作流程,重点检查柴油储备能量,确保油机持续供电保障能力不少于60小时。21:30,受冻雨影响,甲乙两路市电全部中断,值守人员紧急启动油机供电。
21:40,后勤服务中心值班领导付彦君驾驶4驱车绕过路滑颠簸的“冰路”,越过被冰凌压倒的树干,将排故人员安全送至现场。22:30,导航动力室副主任刘南滨与赶到现场的高压代维人员外出沿线路巡查,确定原因为冰雪压倒树枝,刮碰高压线路,导致线路故障。次日早联系到专业“沟机”进行清理,经过1天的抢修,甲路、乙路市电恢复。
20:30,场内全向信标设备出现预警,技术保障部张金玉主任带领机务员一同前往排故现场,通过软件参数检查及登上信标反射网观察后,分析得出因DVOR载波及48根边带天线的天线罩结冰使天线信号散射受阻,导致发射信号相位偏移。
排故过程中困难重重,因冻雨原因致4.5米高的DVOR反射网整体裹上了一层冰膜,反射网面更因冰膜凝结变成了一块“溜冰场”,给排故攀爬人员带来了困难。从事导航设备维护工作近30年的金龙滨坦言,从未遇到过这种极端天气情况。但空管保障工作一刻不能停,在经过讨论后,组成多个三人小队,两人负责单方向除冰,一人负责清除脚下冰膜。通过团结协作,历时近三小时,DVOR载波天线及48根边带天线恢复正常,并在机场开启运行前开放设备,确保航班运行安全。
气象台副台长黄伟下沉一线岗位,参与设备室值班,了解现场设备运行状态,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在此次复杂天气过程中,设备室严密监控设备运行情况,连续多日增加外场设备巡视,确保室外体稳定。
在次日天气转好间隙,由台领导带队,在室外连续工作近四小时清理外场设备积冰,排除冻雨可能对设备造成的隐患。同时对室外设备展开全面检查,保证在低温、低能见度等复杂天气下设备能够有效保障业务运行。
盯住信息报告 把握安全主动
持续工作联动,实现相互协调、做到密切配合。对重点保障单位实行联动机制,加强信息共享,联合分析研判,做到条块衔接、交叉核实、相互印证,力争快速响应、抢前抓早。确保信息报送及时准确,牢牢把握安全工作的主动权。
流量席向上级单位提前通报了哈尔滨天气情况,申请自主放行,其他空域用户协调席提前向相关单位说明了天气的复杂情况,争取得到空域支持。
因此次降雪范围较广,周边管制区及各航站均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各类通报信息复杂且繁琐。飞行服务室在传统电话通报的同时,在管制综合系统上进行了梳理通报,把内容制成表格形式,将关键信息发给各使用单位,既方便综合性的查阅,也缓解了工作负荷。7至9日共计发布本场航行通告7份;发布本场雪情通告9份;通知周边机场开放关闭信息41份;通知周边机场机场运行限制信息14份。
中国航空网 www.aero.cn
航空翻译 www.aviation.cn
本文链接地址:黑龙江空管分局:暴雪冻雨大风 我自岿然不动(2)